未火出荜门,见肘归柴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所(ān suǒ)的意思:指心安处,安身立命之所。
荜门(bì mén)的意思:指儿子早早离开家庭,不再依靠父母,独立生活。
不苦(bù kǔ)的意思:不感到苦痛或困难。
不介(bù jiè)的意思:不害怕,不畏惧
达人(dá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非常擅长、精通的人。
何谓(hé wè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意义或定义。
亨屯(hēng tún)的意思:指事物兴盛、繁荣的样子。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见称(jiàn chēng)的意思:指被人们称赞、赞美、称颂。
嗟来(jiē lái)的意思:表示惊讶、悲叹或无奈的情感。
介意(jiè yì)的意思:介意指的是对他人的言行、行为等有所在意或有所反感。
踽踽(jǔ jǔ)的意思:形容孤单、寂寞、无依无靠的样子。
苦饥(kǔ jī)的意思:形容极度的苦痛和饥饿。
旁观(páng guān)的意思:指不直接参与某种活动或局势,只是旁边观察或观看。
贫士(pín shì)的意思:指贫穷的人,也可用来形容贫困、困顿的境况。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五斗(wǔ dǒu)的意思:五斗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指的是五斗米,用来形容人吃得很多、贪吃。
有命(yǒu mìng)的意思:指命运不可抗拒,表示无法改变的命运安排。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不介意(bù jiè yì)的意思:指对某事物或某人的存在、行为等不感到在意或不在乎。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对陶渊明《拟古诗三十首》之十八的仿作。诗中描绘了贫士在生活困顿中的孤独与尊严,以及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
首句“亨屯信有命,达人安所丁”表达了命运的不可预知性和达观者的处世态度。亨屯,即亨通与屯难,暗指人生的起伏变化;“信有命”,相信命运自有安排;“达人”,即通达事理的人,他们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落。
接着,“已或不介意,旁观为恻生”描述了贫士面对困境时的淡然态度,即使旁观者为之动容,他也不在意。这反映了贫士的坚韧与自尊。
“伤哉彼贫士,踽踽林中行”点明主题,通过“伤哉”二字表达了对贫士的同情。贫士独自一人在林间行走,形象地展现了他们的孤独与无助。
“未火出荜门,见肘归柴楹”描绘了贫士的生活状态。在没有火光的情况下出门,在柴门边见到自己的影子后返回,生活简朴至极,却也真实地反映了贫士的日常。
“岂不苦饥寒,嗟来羞见称”进一步揭示了贫士内心的挣扎与尊严。他们并非不感到饥饿与寒冷,而是不愿接受施舍,宁愿保持自尊。
最后,“愧我诚何谓,五斗犹繫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省。五斗米,古代官吏的俸禄,这里借指微薄的收入。诗人自问,自己是否真的值得为这点微薄的收入而束缚情感,流露出对自身追求的反思与质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贫士生活境遇的描绘,以及诗人对其处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人性尊严与自我价值的探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与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言诗
唐虞有赓歌,言志始为诗。
浑噩元化里,包匦理无遗。
饮食以为质,采色安所施。
有娀既以衰,文质将析离。
周《雅》启其钥,楚《骚》荡其涯。
役精实有物,云表发高思。
苏李缀遗响,齐梁多芜辞。
卓哉栗里子,清真乃得之。
杜陵忠厚人,情深文亦奇。
奈何李供奉,独赏谢玄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