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用韵呈天石长老·其二》
《三用韵呈天石长老·其二》全文
元 / 陈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路入琅山十里郊,曾闻卓锡盖新茅。

灵岩中竖擎天石,祗树东回偃月梢。

欲比渊明来入社,也应支遁肯联交。

他时襆被来寻约,长听钟声夜半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灵岩(líng yá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擎天(qíng tiān)的意思:指能够承受、支撑天空的巨大力量或物体。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寻约(xún yuē)的意思:寻找约定的事情或人物。

偃月(yǎn yuè)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形状或排列像弯曲的月亮。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月梢(yuè shāo)的意思:指月亮的尖端部分,也用来形容非常高的地方。

卓锡(zhuó x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品德高尚。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镒的作品,题为《三用韵呈天石长老(其二)》。诗人以琅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路入琅山十里郊”点出旅程的起点和环境,琅山十里郊外,显得宁静而深远。

“曾闻卓锡盖新茅”一句,暗示了天石长老可能在山中新建的茅屋修行,卓锡象征僧人的锡杖,寓含出尘脱俗之意。接下来,“灵岩中竖擎天石,祗树东回偃月梢”两句,通过描绘灵岩中的奇石和祗树(一种古老的树木)的形态,展现出山中自然景观的奇特与禅意,仿佛天地间的一幅画卷。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天石长老的仰慕和期望能与之交往:“欲比渊明来入社,也应支遁肯联交。”这里借用了陶渊明和支遁两位古代隐士的典故,表达自己希望能与长老一同过上简朴而深沉的隐逸生活。

最后,诗人许下约定:“他时襆被来寻约,长听钟声夜半敲”,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以及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尤其是那悠扬的钟声,寓意着宁静与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寓禅意于山水之间,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天石长老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陈镒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瓜步望金陵

维舟傍瓜步,遥望东南峰。

钟山与石城,崒嵂馀苍葱。

自古多王气,至今称其雄。

宫阙罗参差,帆舸亦会同。

地势渺不极,繁华讵云穷。

千载愚嬴政,秦淮徒自通。

(0)

访子陵钓台

子陵当炎汉,志节存箕山。

朝饮富春水,暮宿清风滩。

时主不能致,后世称其贤。

凌虚屹孤台,台空有馀闲。

我欲见其人,缥缈烟萝间。

(0)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一

倾盖江之皋,送君远何之。

棠陵挺孤馆,正放莲花时。

湘汀虽有兰,馨芬不如兹。

眇予托孤踪,山灵纳不疑。

盘桓数杯酒,神魂纠交持。

(0)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三

我爱山中好,山云碧四垂。

往来閒弄影,浓淡各含姿。

出岫心何有,为霖众所期。

游人亦潇洒,相对两忘机。

(0)

病中立秋

三伏初收展病扉,夜深风露漾霏微。

碧梧已应金空落,大□新随斗指飞。

燕倦客思违绿野,莲知老至退红衣。

玉箫万里堪肠断,何处沧洲映紫薇。

(0)

西郊寻梅

白发青藜乌角巾,梅花随处自留人。

疏枝冷蕊原无意,野水荒山别有春。

懒去生涯诗作课,病来行乐酒相亲。

狂歌醉倒花间卧,不是罗浮梦里身。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