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关锁(guān suǒ)的意思:关锁指的是锁住门窗,使其无法开启。在引申意义上,关锁也可表示封闭、禁锢等含义。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清梵(qīng fàn)的意思:纯净无瑕,清雅高洁。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他方(tā fāng)的意思:他方指的是别的地方,指离开当前所在地前往别处。
无住(wú zhù)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栖身之处。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在心(zài xīn)的意思:指深深记在心中,无法忘记或摆脱的事物或感情。
竹径(zhú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幽静的小径。
- 注释
- 披衣:穿着衣服,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迎接的急切。
客至:来访的客人。
鸣罄:寺庙中敲击的器物,用于召集僧众或宣告时间。
他方:指别处,非此处。
- 翻译
- 披着衣服听到客人来访,这时打开门锁。
敲响罄声,夕阳西下,拉起窗帘,秋意随之而来。
名贵的香料沿着竹林小径飘散,寺庙的清音从花坛中传出。
虽然身体在此,但心灵无处停留,已经在别处往返多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到来时的温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对待客人的热情和寺院内外的静谧氛围。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 这两句表明诗人听到客人到来,便立即打开门锁,迎接远方而来的朋友。这不仅是主人对待友人的热情,也体现了古代寺院的开放与包容。
"鸣罄夕阳尽,捲帘秋色来。" 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和自然景象的转换。"鸣罄"指的是古代用以报时辰的器物,这里暗示傍晚的时分;"夕阳尽"则是日落之际,而"捲帘秋色来"则是一种动作,揭开窗帘,秋天特有的景色便展现在眼前。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
"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 这两句则是对寺院内外环境的描写。"名香"指的是著名的香炉或高贵的佛教仪式;"连竹径"则是通过竹林的小路来表达寺院幽深静谧的特点。而"清梵出花台"中,"清梵"可能指的是清脆的梵铃声,这里与"出花台"相呼应,共同描绘了佛教仪式中的宁静和美好。
最后一句"身在心无住,"则是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哲理。"身在"指的是身体的所处,而"心无住"则意味着心灵不停留于任何一个地方,这是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也体现了佛教中"心无挂碍"的修行理念。
整首诗通过对客人的期待、时间流逝和寺院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美好的享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画像题诗
迎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
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功夫画我无?
北邙行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送杨子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