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高云(gāo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或抱负高远,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好是(hǎo sh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好,十分理想。
火城(huǒ chéng)的意思:指固若金汤、坚不可破的城堡或防线。
岚光(lán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云雾散开后,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的景象。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样子。
僧徒(sēng tú)的意思:指僧人和弟子,也指师徒关系。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松阴(sōng yīn)的意思:指林木茂盛的阴凉处,比喻宽敞明亮的房屋或环境。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联“翠竹与松阴,千江一月沉”以竹、松、月为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峰高云有意,树静鸟无心”两句,通过对比峰顶的云和树梢的鸟,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静谧与和谐,云似乎有意在峰间游走,鸟则在树上悠然自得,没有一丝扰动。
“烟火城中望,僧徒洞里寻”则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城市与山林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与向往。城市中的烟火气与山洞里的僧侣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世俗生活的喧嚣,也凸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岚光浮欲滴,最好是疏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雾气与稀疏的树林,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岚光仿佛随时会滴落下来,而疏林则是最佳的观赏对象,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听雨
已黑疏窗,听不了、雨声萧瑟。
似诉到、别离儿女,临歧呜咽。
点滴不堪和雁下,凄清如向吟蛩说。
把银釭、剔尽不成眠,明还灭。云黯黯,笼纤月。
风细细,透重幕。正漏壶欲断,檐牙犹滴。
似我频挥斑竹泪,怜他碎尽枯荷叶。
尽黄昏、凄绝九回肠,愁重叠。
沁园春.三月晦日
春竟归欤,昨夜三更,悄然而回。
剩残红碎紫,蛛丝苦挽,零香断粉,蜗藓深埋。
飞絮粘天,浓阴匝地,处处亭轩锁碧苔。
东风细,看波纹如豰,燕剪轻裁。
榆钱博得成堆,叹贱卖、韶光亦可哀。
正客愁已甚,无劳杜宇,心情小恶,怕对青梅。
樱笋充盘,荼蘼沥酒,莫负清和且举杯。
寥萧况,忆芳华如梦,不似曾来。
探春慢.春晓赋春声
漏箭初残,芸窗渐晓,春声百种先应。
瑶鼎香消,画楼人倦,睡起峭寒犹凝。
回廊帘尽卷,听穿绿、雏莺声近。
草芽青遍芳郊,春晓几番花信。
脉脉闲愁无据,更谁倚玉箫,催递吟兴。
阑畔娇莺,梁间憨燕,软语商量不定。
一树香桃艳,乍仿佛、明妆端正。戛触金铃。
却愁薄暮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