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闻白雪曲,徒见白雪飞。
将反牛羊牧,俛焉歌式微。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冬风(dōng fēng)的意思:寒冷的冬天的寒风。
羁旅(jī lǚ)的意思:指被束缚、困扰在某种环境或境况中,无法自由行动。
咎责(jiù zé)的意思:责备、指责他人的过错或错误。
空匮(kōng kuì)的意思:指物质匮乏,贫困困顿。
孟冬(mèng dōng)的意思:指冬季的开始。
帑廪(tǎng lǐn)的意思:指国家或机构储备的财物。
漂荡(piāo dàng)的意思:形容人在外流浪、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黔首(qián shǒu)的意思:指人民群众的首领或代表。
式微(shì wēi)的意思:指权势、地位、影响力等逐渐衰落、减弱。
舒卷(shū juàn)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轻松自在。
水潦(shuǐ liáo)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的样子。
四境(sì jìng)的意思:指四周的环境或境况。
啼饥(tí jī)的意思:形容非常饥饿。
无衣(wú y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没有足够的衣物。
郢中(yǐng zhōng)的意思:指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政理(zhèng lǐ)的意思:政理指的是政治和治理,是指对政治事务的处理和管理。
中地(zhōng dì)的意思:指在一个地方,处于中间地位或者中心位置。
自顾(zì gù)的意思: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需要或利益。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郢中对雪十月二十二日》描绘了诗人冬季游历郢中时所见的景象和内心感受。诗的前两句“我游郢中地,孟冬风凄凄”点出季节和地点,渲染出寒冷的气氛。接着,“不闻白雪曲,徒见白雪飞”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未能欣赏到音乐而只能目睹飘雪的遗憾。
“羁旅节忽改,自顾寒无衣”写出了诗人在外漂泊,季节更替,自己却衣衫单薄,流露出旅途中的困苦。“四境遭水潦,黔首况啼饥”进一步描绘了当地百姓因水灾而生活艰难,甚至面临饥饿的困境。“帑廪率空匮,漂荡靡托栖”反映了官库空虚,人们无处安身的严峻社会现实。
“政理属舒卷,咎责果安归”诗人质疑政治治理的有效性,对于责任归属提出了疑问。“将反牛羊牧,俛焉歌式微”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回归田园,低声吟唱《式微》(古代表达人民对统治者不满的诗歌)的无奈与悲凉,寓含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之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