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喻言三首·其一》
《喻言三首·其一》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物以少为贵,亦以贵招议。

白石白玉未始一类

以为杵臼,玉以为彝器

人情每视石,泛泛无他计。

于玉乃不然睨视求瑕备。

以此例其凡,吁哉可知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杵臼(chǔ jiù)的意思:比喻勤劳努力的人。

泛泛(fàn fàn)的意思:形容范围广泛,没有具体的限定。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睨视(nì shì)的意思:用目光怒视或轻蔑地看待

求瑕(qiú xiá)的意思:寻找瑕疵、挑剔缺点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未始(wèi shǐ)的意思:未曾开始;从未有过。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彝器(yí qì)的意思:指珍贵而古老的器物,比喻稀罕的人或事物。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以此(yǐ cǐ)的意思:以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依据。

一类(yī lèi)的意思:同一类别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喻言三首(其一)》。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白石”与“白玉”为象征,阐述了世间事物的价值评判与人性的偏见。

首先,诗人提出“物以少为贵,亦以贵招议”,指出稀少之物因其稀缺而被视为珍贵,同时,这种珍贵也引来更多争议和讨论。接着,通过“白石与白玉,未始非一类”的比喻,说明看似不同的事物在本质上可能具有相似性。

进一步地,诗人将“白石”比作“杵臼”,“白玉”比作“彝器”,通过这两种日常用品的比喻,强调了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不同态度。石杵臼虽实用,但人们对其评价往往较为宽容;而白玉作为贵重之物,人们却倾向于苛求其完美无瑕。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人情每视石,泛泛无他计。”表达了对人们普遍对待事物方式的反思,即对于普通事物给予宽容,而对于珍贵之物则过于挑剔。接着,“于玉乃不然,睨视求瑕备”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偏见——对于珍贵之物的过度苛求。

“以此例其凡,吁哉可知畏。”诗人总结道,这种对待事物的方式不仅适用于珍贵之物,也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让人深感警惕。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偏见与对待事物的不公,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宋人扑枣图

谁家曲院池塘清,一株枣树当閒庭。

秋来累累佳实成,群儿玉笋皆峥嵘。

或是谢家诸弟兄,否则童子遗王曾。

扑不藉竿手双擎,以裾攓取以盘承。

于得戒贪都不争,善哉绘事能传情,不惟传情童训精。

(0)

三月晦日锦春园即景

名园瓜步倚江滨,綵䑵凌江到及晨。

梅朵落同蓂荚尽,麦芒润逼菜花新。

鸟言似惜芳菲意,石态全含浅淡皴。

绿柳红桃流水阅,锦春即景恰婪春。

(0)

话山亭

游山归来日未午,院内山亭憩久许。

举头题额曰话山,不识谁宾抑谁主。

(0)

慧居寺

峰岭因何秀,秀因泉石遭。

恰宜耆域扩,底较蒋山高。

禽演无生偈,松翻万古涛。

阇黎惟守律,不习坐禅逃。

(0)

题漪澜堂

四围清泚绕书堂,檐梠光翻漾镜光。

乍可观澜知有术,因之点笔遂成章。

春阴琼岛虽数典,冰洞松庵讵易方。

缅溯东坡题额意,崇情泉石托偏长。

(0)

清涟寺观鱼再叠旧韵

源发西山脚,㐲流廿里馀。

春朝驻䍐盖,僧寺静钟鱼。

知有池呈镜,堪临槛振裾。

翠鳞来得得,乐意自如如。

谁谓清波画,偏宜藻句书。

效苏频叠韵,曾几似髯欤。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