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林五十咏·其十四竹斋》全文
- 注释
- 凛凛:形容冷而令人敬畏的样子。
冰霜节:寒冷的冬季。
脩脩:洁白无瑕的样子。
玉雪:比喻洁白如玉。
身:身体。
文与可:文同,北宋画家,以画竹著名。
不有:如果没有。
月传神:月亮般的神韵,指形象生动。
- 翻译
- 寒冷的冰霜时节来临,
她拥有如玉般洁净的身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寒而洁净的冬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高洁脱俗的情怀。
“凛凛冰霜节”,形容的是严冬时节,天气异常寒冷,连树枝都被厚厚的冰霜覆盖。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在这寒冷环境中独自沉思的情状。
“脩脩玉雪身”,则是对雪花纷飞之景的描写。“脩脩”形容雪花轻柔而细腻,宛如玉一般纯洁。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似乎诗人在这寒冬中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净化。
“便无文与可”,这里的“文”可能指的是世俗间的繁华与喧闹。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不必要的、世俗的纷扰持有拒绝态度,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
“不有月传神”,这里的“月”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追求。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精神寄托,不是通过世俗的手段来实现,而是通过更为宁静、超然的心灵体验来达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追求。通过对冰霜与雪花的描写,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真珠髻.红梅
重重山外,苒苒流光,又是残冬时节。
小园幽径,池边楼畔,翠木嫩条春别。
纤蕊轻苞,粉萼染、猩猩鲜血。
乍几日,好景和风,次第一齐催发。天然香艳殊绝。
比双成皎皎,倍增芳洁。
去年因遇东归使,指远恨、意曾攀折。
岂谓浮云,终不放、满枝明月。
但叹息,时饮金钟,更绕丛丛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