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信(biān xìn)的意思:指人言行不一致,言辞虚假,不可信任。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怅恨(chàng hèn)的意思:形容内心充满失望、悲伤和遗憾的情感。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客怀(kè huái)的意思:指待客之态度诚恳、真诚。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落晖(luò huī)的意思:太阳落下山头,天色渐暗。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树头(shù tó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首要地位或领导地位。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于悒(yú yì)的意思:形容内心忧虑、烦闷不安的样子。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宪的《江雁初飞图》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首句“雁将边信拍江飞”,以大雁传递边疆消息的形象,寓含战事与思乡之情,展现了画面的生动与紧张气氛。次句“人倚阑干立翠微”,通过人物的静态描绘,表现出观者对远方的期待和内心的孤寂。
第三句“山色忽随云影换”,运用动态的云彩变化,暗示时间的流转和景色的变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第四句“秋声暗向树头归”,以听觉入诗,秋风吹过,落叶声声,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哀愁。
第五、六句“可怜上国多戎马,怅恨中原又落晖”,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频仍、中原沦陷的忧虑,以及个人身世飘零的感慨。最后一句“于悒客怀仍对画,不胜老泪湿征衣”,诗人面对画中景象,不禁触景生情,老泪纵横,流露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自身的漂泊之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雁传书、山色秋声为载体,融入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情感深沉,意境悲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