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空庭(kōng tí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庭院,形容寂静无人的场所。
连天(lián tiān)的意思:高耸入云的样子,形容极高或极多。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如故(rú g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不变的样子
入微(rù wēi)的意思:指事物触及到最细微的地方,非常深入。
体贴(tǐ tiē)的意思:指对人的感受、需要等进行关心和照顾。
文鸳(wén yuān)的意思:形容夫妻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关怀,彼此相爱。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烽火连天(fēng huǒ lián tiān)的意思:形容战火连绵不断,战争异常激烈。
- 鉴赏
这首诗《一二八后函鄞江,速晓因回京》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反思。
首联“体贴年来渐入微,相依底事忽相违”描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切感受,以及对身边事物变化无常的无奈。这里的“体贴”并非指身体上的触觉,而是内心深处对时间、情感、人事的细腻感知。“渐入微”暗示着岁月的流逝,而“相依底事忽相违”则表达了原本紧密相连的事物或人,却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疏离或变化,体现了世事无常的哲理。
颔联“无端烽火连天逼,便尔文鸳各地飞”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动荡的背景。烽火连天,象征战争的爆发和威胁,而“文鸳”在这里可能是指文人或知识分子,他们被迫四处流散,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状态的动荡不安。
颈联“人去空庭春寂寂,鸟啼寒食雨霏霏”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寂静的氛围。空荡的庭院、寂寥的春天、寒食节的细雨,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哀愁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尾联“京华差幸安如故,陌上花开归不归?”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尽管京城相对安定,但诗人仍担忧是否能回到故乡,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未知命运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命运的忧虑,是晚清至近现代初社会动荡背景下,女性诗人情感世界的深刻写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孤鸾.佩兰琴,红芳馆挂壁物也。数月不抚,飞尘满弦,对之伤怀,为拈此解。时余将作海外行矣
珠丝瑶轸。叹无端摧断,鸾孤雁陨。
几度花前,弹落碧桃香粉。
芳名爱伊暗合,唤同心、曲终相认。
蓦地啼乌夜半,变七弦凄紧。任西风、吹老相如鬓。
便胶柱重修,韦郎谁信。挂壁秋声,又为别情传恨。
行囊拟携旧谱,拣文奁、此情难忍。
待借海天灵瑟,写湘娥眉晕。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