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七武帝》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加意(jiā yì)的意思:特别注意,特意留心
三皇(sān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三位伟大的帝王,即伏羲、神农、黄帝。
少翁(shǎo wēng)的意思:指年轻人的干劲和活力。
五帝(wǔ dì)的意思: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位伟大的帝王,也可以泛指古代的帝王统治者。
心数(xīn shù)的意思:指内心的计算或估量。
在三(zài sān)的意思:表示在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下,发生了三次相同的事件或情况。
正心(zhèng xīn)的意思:指心地纯正,思想正直,不偏不倚。
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三位皇帝和五位帝王,泛指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
- 注释
- 文帝:指汉文帝刘恒。
少翁:方士,古代术士。
景皇:指汉景帝刘启。
不解:不能理解或未采取行动。
常融:历史上的某个人物,具体身份不明。
正心:保持内心公正。
数语:几句话。
深加意:非常重视,用心深沉。
位:地位。
三皇五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个帝王和三个贤明君主,象征极高的统治地位。
- 翻译
- 汉文帝能够果断处决少翁,汉景帝却未能诛杀常融。
他用心正直的话语表达了深切的意图,他的地位超越了三皇五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系列中的第七首,以汉武帝刘彻为题材。诗中通过提及汉文帝刘恒和景帝刘启两位前朝君主的决策,对比汉武帝的作为。
首句“文帝端能杀少翁”暗指汉文帝刘恒处决方士少翁之事,以此展现他的果断和理智。接着,“景皇不解斩常融”则提到景帝刘启未能果断处理常融事件,暗示其在决策上的犹豫。
后两句“正心数语深加意,位在三皇五帝中”高度评价了汉武帝刘彻,称赞他在位期间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言辞精炼而深思熟虑,认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堪比三皇五帝中的佼佼者。这不仅赞扬了他的政治智慧,也肯定了他对国家的深远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对比和赞美,刻画了一位富有决断力和深思熟虑的明君形象,体现了陈普对汉武帝的敬仰与历史评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