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夕》
《除夕》全文
元 / 鲍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绛蜡高烧爆竹鸣,群儿奔走喜还惊。

老夫识得春来惯,自伴梅花睡到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高烧(gāo shāo)的意思:指高烧发热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事物极度激动或紧张的状态。

绛蜡(jiàng là)的意思:形容颜色红得发紫,亦指美丽绝伦。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群儿(qún ér)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群事物聚集在一起。

识得(shí de)的意思:指能够认识、理解某种事物或情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鲍恂的《除夕》诗,描绘了传统节日除夕夜的热闹与温馨场景。

首句“绛蜡高烧爆竹鸣”,以“绛蜡”形容红烛的鲜艳,与“爆竹鸣”形成鲜明对比,既烘托出节日的热烈气氛,又预示着新年的到来。红烛高烧,照亮了夜晚,也照亮了人们的心,为新的一年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次句“群儿奔走喜还惊”,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在除夕之夜的活泼与好奇。他们或奔跑,或嬉戏,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期待与惊喜,这份纯真与快乐感染着周围的人们。

后两句“老夫识得春来惯,自伴梅花睡到明”,则从一个老者的视角出发,表达了对新年的理解和期待。老者熟悉春天的到来,他选择与梅花相伴,静静地度过除夕之夜,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与老者的形象相得益彰,寓意着岁月的沉淀与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除夕之夜的欢腾与静谧,以及不同年龄层对新年的不同感受,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作者介绍

鲍恂
朝代:元   字:仲孚   籍贯:崇德(今桐乡)   生辰:1333—1335

鲍恂(生卒年未详),字仲孚,崇德(今桐乡)人。少从临川吴澄学《易》,得其所传。为人慎重,好古力行,学识品行名传天下。元元统间(1333—1335),浙江乡试第一,荐为平江教授、温州路学正,皆未就任。顺帝至元元年(1335),登进士第。荐为翰林,亦婉辞。
猜你喜欢

池上双鸟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0)

拟古十二首·其十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

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

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

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0)

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首诗中多叙苏杭胜事余尝典二郡因继和之

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

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

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

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

(0)

相和歌辞.古决绝词三首·其三

夜夜相抱眠,幽怀尚沈结。

那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

但感久相思,何暇暂相悦。

虹桥薄夜成,龙驾侵晨列。

生憎野鹊往迟回,死恨天鸡识时节。

曙色渐曈昽,华星次明灭。

一去又一年,一年何时彻。

有此迢遰期,不如生死别。

(0)

初晴落景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

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0)

杂诗十二首·其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栖,终晓不能静。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