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多于(duō yú)的意思:超过、多于
发白(fā bái)的意思:形容脸色因病或惊吓而变白。
寄名(jì míng)的意思:以自己的名义或名声代替他人行事。
见底(jiàn dǐ)的意思:指事物的底部或底层被看到或触及,也可引申为了解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名称(míng chēng)的意思:指名字或称呼。
秋霜(qiū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比喻残酷的斗争或严酷的考验。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无征(wú zhēng)的意思:没有任何征兆或迹象。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一川(yī chuān)的意思:一条江河。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因循(yīn xún)的意思:指按照旧习惯或固定模式行事,不求创新或改进。
影迹(yǐng jì)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的痕迹或影子,也可指事物的残余或遗迹。
有形(yǒu xíng)的意思:有实际的形态或存在。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 鉴赏
这首明代饶介的《夜坐》描绘了诗人深夜静坐时的内心世界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学默三年漫不应,流光一去意无征”表达了诗人长期潜心学习却收效甚微,时光匆匆流逝而内心感受无从追寻的无奈。"学默"暗指深思熟虑,"漫不应"则写出努力后的无果。
颔联“缘如发白因循染,道似山青自在凝”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哲理,缘分如白发随岁月渐增,道路如青山静待发掘,寓言人应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颈联“犹有形骸生影迹,却将文字寄名称”进一步抒发情感,即使形体尚存,仍有痕迹可寻,但诗人更倾向于通过文字来表达自我,寻求精神上的认同。
尾联“一川月色多于水,更着秋霜见底澄”以月光清澈照见水面的景象,象征心境的澄明,同时借秋霜寓意人生的沧桑,展现出诗人对世事洞察后的淡然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象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生命和知识追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度剖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