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慕(āi mù)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产生深深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大漠(dà mò)的意思:指辽阔的沙漠或草原上独立的烟尘,形容荒凉、寂寞的景象。
大将(dà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也用来形容能力强、战绩显著的人。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花当(huā dā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如外表所示。
六师(liù shī)的意思:指六个教师,也可指六个老师或教育工作者。
龙髯(lóng rán)的意思:龙髯是指龙的胡须,比喻人的胡须或者胡子。
马角(mǎ j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稀少、罕见或难以找到。
南朝(nán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系列朝代,特指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个朝代。
秦淮(qín huá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倾移(qīng yí)的意思:指人的心意、态度或行动发生转变,由一种状态或方向转向另一种状态或方向。
细柳(xì liǔ)的意思:形容女子柔美婉转,如柳枝一般纤细婀娜。
焉支(yān zh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互相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
张大(zhāng dà)的意思:指扩大、放大。
宗社(zōng shè)的意思:指宗族或社会团体。
- 鉴赏
这首《芜湖述哀》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哀悼之情。
首句“一战芜湖丧六师”,开篇即点明了事件的严重性——一次战役导致六支军队的损失,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惨烈。接下来,“南朝宗社遂倾移”一句,揭示了这场战役对政权的影响,意味着南朝的统治基础因此动摇,政权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花当竟系降王组,细柳难张大将旗。”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花当”和“细柳”分别象征投降的君主和失去指挥的大将,表达了对战争中失利将领和君主的同情与惋惜。同时,也暗含了对战争带来的人才流失和国家力量削弱的感慨。
“马角不曾生大漠,龙髯谁为葬焉支。”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马角”与“龙髯”的典故,表达了对战争中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逝去生命的哀思。同时,将战场与遥远的地域相连,增强了时空的对比感,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最后,“秦淮父老多哀慕,岁岁清明祭不迟。”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普通百姓,描述了他们在清明时节对逝去英雄的哀悼与纪念,体现了民间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切记忆与缅怀。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社会对英雄的尊重与怀念。
综上所述,《芜湖述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与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牺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英雄与普通民众情感的深切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