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年三十发先彫,岁晚俄惊两齿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冬 寒 两 齿 忽 觉 动 摇 因 成 书 怀 宋 /杨 时 未 年 三 十 发 先 凋 ,岁 晚 俄 惊 两 齿 摇 。都 为 疏 慵 成 计 拙 。直 缘 衰 病 觉 形 焦 。连 经 宿 雨 重 裘 冷 ,旋 煮 藜 羹 野 兴 饶 。摆 脱 尘 攀 犹 未 得 ,不 堪 回 首 问 渔 樵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摆脱(bǎi tuō)的意思:摆脱指摆脱束缚、解除困扰,摆脱某种不利或不良的情况。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尘樊(chén fán)的意思:尘樊是指尘埃和篱笆,比喻贫贱和低微的境地。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藜羹(lí gēng)的意思:藜羹是指用藜草制成的羹汤,比喻贫寒而简朴的生活。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疏慵(shū yōng)的意思:指心情懒散,行动慢吞吞的状态。
衰病(shuāi bìng)的意思:指人体衰弱疾病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野兴(yě xī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重裘(chóng qiú)的意思:形容穿着厚重的衣物。
年三十(nián sān shí)的意思:指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除夕夜,即新年的前一天。
不堪回首(bù kān huí shǒu)的意思:形容过去的事情非常痛苦、令人难以忍受,不愿再回想。
- 注释
- 未年:尚未到。
发先彫:头发先白。
岁晚:晚年。
俄惊:突然惊觉。
疏慵:懒散无为。
计拙:计划不顺。
衰病:身体衰弱疾病。
形焦:形容憔悴。
宿雨:连续几夜的雨。
藜羹:藜菜做的汤。
尘樊:世俗的束缚。
渔樵:渔夫和樵夫。
- 翻译
- 还未到三十就已显老态,晚年突然发现牙齿在动摇。
都是因为懒散无为,计划总是失败,只因身体衰弱疾病缠身,感觉形貌憔悴。
连续几夜的雨让厚实的皮衣也变得寒冷,快速煮点藜粥,野外生活的兴致却更浓。
虽然想要逃离世俗的束缚,但仍未实现,回想起过去,连渔夫樵夫都不愿再提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老体弱,感慨身心变化的凄凉之情。"未年三十发先彫"表明早年的头发就开始脱落,而到了晚年,却惊讶于两颊牙齿摇动,显示出年龄带来的生理变化和衰败。
"都为疏慵成计拙"一句,说明诗人因为懒惰而未能及时对这些老态做出应对,反映了生活的无常和个人的无力感。"直缘衰病觉形焦"则进一步描绘了身体衰弱与疾病缠身带来的焦虑。
接下来的"连经宿雨重裘冷"写出了寒冷的冬日,长时间的阴雨使得诗人穿着厚重的衣服仍感到寒冷。"旋煮藜羹野兴饶"则是说即便是简单的野菜粥,也只能偶尔煮上一些来缓解饥饿,这些描述都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物质上的匮乏。
最后,"摆脱尘樊犹未得,不堪回首问渔樵"表明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想要超脱世俗,但又未能如愿。同时,对于过往美好的时光,也只能是无奈地向渔夫(隐居者)询问,透露出一种怀旧和无力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身体衰老、生活困顿以及精神追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晚景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