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辩熊耳》
《辩熊耳》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昔禹别九州,导洛自熊耳

熊耳自有两,未审孰为是

东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

传称上洛,斯言得之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ànxióngěr
sòng / shàoyōng

biéjiǔzhōudǎoluòxióngěr

xióngěryǒuliǎngwèishěnshúwèishì

dōngzhějìnchéngzhōu西zhědānshuǐ

shūchuánchēngshàngluòyánz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周(chéng zhōu)的意思:指事情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达到了最高点或最佳状态。

传称(chuán chēng)的意思:传播流传的称号或名誉。

丹水(dān shuǐ)的意思:丹水是指红色的水,比喻文采或才华出众的人。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书传(shū chuán)的意思:指通过书本传播知识、学问。

为是(wéi shì)的意思:指言行正直,坚持真理。

熊耳(xióng ěr)的意思:形容耳朵大而直立,像熊耳朵一样。

翻译
从前大禹划分了九州,从熊耳山引导洛水。
熊耳山有两个源头,不清楚哪个是正确的。
东方的源头靠近成周,西方的源头隔着丹水。
古籍记载称为上洛,这样说来,就是这里没错。
注释
昔:从前。
禹:大禹。
九州:古代中国的九个区域。
导:引导。
洛:洛河。
熊耳:地名,位于河南省南部。
未审:不清楚。
成周:古代都城,洛阳附近。
丹水:古代河流,今丹江。
书传:古籍。
称:称为。
斯: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邵雍所作的《辩熊耳》。诗人以大禹治水的历史典故开篇,讲述了大禹曾从熊耳山导引洛水的故事。他提出熊耳山有两个方向,一个向东靠近成周(洛阳一带),另一个在西面,隔着丹水。诗人引用古代文献中关于上洛的记载,认为上洛的说法可能是正确的,暗示熊耳山的正确位置应该是与上洛相关的那个。

这首诗通过历史传说和地理考证,展现了邵雍对古代地理的探究精神,同时也寓含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求真态度。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实证和考据的特点。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临高台

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

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收中吾。

(0)

陈抟睡图

陈桥一夜柘袍黄,天下都无鼾睡床。

赢得坠驴閒老子,为君眠断白云乡。

(0)

济南杂诗五首·其五

荷叶荷花烂熳秋,鹭鸶飞近钓鱼舟。

北城佳处经行遍,留著南山更一游。

(0)

高山流水

松风一榻响潇潇。倚天涯、霜鬓愁雕。

夜雨宿青原,可怜瘦尽琴腰。伤心事、莫话南朝。

江山付,秋壑红羊劫换,白雁声高。

念君恩重处,难把壮怀销。寥寥。

余音寄徽外,天水碧、落日寒潮。

回首望中原,烽火万井萧条。旧君弦、谁续鸾胶。

断魂招,惟有桐心不死,桐尾先焦。

剩凄凉玉带,残墨泪痕飘。

(0)

草堂即事四首·其一

词垣兼秩日从容,扈从重来又涉冬。

懒性喜逢人事少,不才虚负圣恩浓。

夜窗时听金门漏,晓枕频惊海印钟。

谁谓元龙多意气,空将短鬓栉?松。

(0)

寄徐景颜三首·其一

秋榜名联进士科,轻舟同日溯淮河。

举头天际云雷迅,挥手人间岁月过。

大府祇今辞满牍,黉宫仍复听升歌。

马融绛帐知何似,解榻还嫌礼数多。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