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欲支筇去,过溪多好山。
《次韵子都寄示和大监叔西湖早春》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子 都 寄 示 和 大 监 叔 西 湖 早 春 宋 /李 洪 白 莲 寻 净 社 ,紫 气 觇 幽 关 。吏 隐 无 公 事 ,鸥 盟 俯 碧 湾 。泉 声 杂 鸟 哢 ,云 卧 爱 僧 閒 。更 欲 支 筇 去 ,过 溪 多 好 山 。
- 注释
- 净社:指清净的修行社区或寺庙。
紫气:古代认为吉祥之气,象征祥瑞。
幽关:深邃的关隘,比喻难以进入的地方。
吏隐:官员退隐,不做官。
鸥盟:与海鸥结为朋友,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碧湾:清澈的海湾。
哢:鸟鸣。
僧閒:僧人的闲暇生活。
筇:竹杖。
好山:美丽的山景。
- 翻译
- 白莲盛开在清净的社团,紫色祥云窥探着幽深的关隘。
官吏隐身于无公务之中,与海鸥结盟,俯瞰碧绿的海湾。
泉水声中混杂着鸟儿的鸣叫,我喜欢在云雾中闲适地躺卧,欣赏僧侣的宁静。
我更想拄着竹杖离去,因为溪流边有更多美丽的山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白莲、紫气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诗人在描述清幽的山水之中寻找心灵的净土,表达了对精神寄托和自我超越的追求。
"吏隐无公事"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官职生活的淡然态度,似乎在暗示一种逃离尘世的愿望。"鸥盟俯碧湾"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泉声杂鸟哢,云卧爱僧閒"一段,不仅是对声音和形态的艺术再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水声、鸟鸣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幽静氛围。
最后两句"更欲支筇去,过溪多好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探索自然之美和追求心灵自由的强烈渴望。这里的“筇”是古代捕鱼工具的简称,用以比喻行走于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个人情怀的高洁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壬午九日士资自广运铁南雄归途过家士贽士赟有诗因用韵
惊心节物首重回,尚觉昏云黯未开。
旧向醉馀狂客帽,今犹健在倒莲台。
菊如杜老开偏晚,客胜后山期不来。
碌碌阿奴俱在目,剩锄菘韭种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