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长儿韵语·其二十六》
《寄长儿韵语·其二十六》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吾宗谨静诗书待制来人共知。

岂可甘令后人说,承家不淑自吾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淑(bù shū)的意思:指女子不贞节、不贞洁。

承家(chéng jiā)的意思:接受家族的传承,继承家业。

待制(dài zhì)的意思:等待制作或制定。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谨静(jǐn jìng)的意思:非常谨慎和安静。形容人言行谨慎,举止安静。

来人(lái rén)的意思:指需要帮助或支援时,呼唤他人前来。

岂可(qǐ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不能、绝不。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吾宗(wú zōng)的意思:指自己的门派、宗派或学派。

以来(yǐ lái)的意思:从某个时间点到现在为止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寄长儿韵语》系列中的一篇,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子女教育和家庭传承的深思。

首句“吾宗谨静务诗书”,点明了家族的传统与追求,即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文化的熏陶,以诗书为修身养性的工具。接着,“待制以来人共知”则表明这种追求已经成为了家族的显著特征,被外界广泛认知和认可。

“岂可甘令后人说”,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忧虑与期待,担心如果后辈不能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份文化传统,将会成为家族的遗憾。这句话流露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

“承家不淑自吾儿”,直接点明了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即作为家长或长辈,没有尽到引导和教育的责任,导致家族文化的传承可能面临断层。这既是一种自责,也是一种警示,提醒着后人要重视家庭教育,确保家族文化的薪火相传。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明代士大夫阶层对于家族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后代寄予的厚望。它不仅是一次自我反思,也是一次对社会伦理和家庭教育的呼吁。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菊·其一

天留一本是纯黄,吐药偏宜十月霜。

滋味总因秋后苦,分馨全以腊前香。

怜生石上无肥土,恨种墙阴少太阳。

白发孀慈勤灌溉,明年重九待浮觞。

(0)

过尹氏木兰堂咏木兰·其一

兰身岂是如来后,金粟芬芳绝有名。

五叶花多三叶少,一枝珠熟两枝生。

坠来膏露甘谁似,薰得笺香气更清。

旧种四株今老大,知君世泽有馀荣。

(0)

万安县道中

南风九月未生凉,渐近炎天岂有霜。

已见鹧鸪来大庾,更闻鸿雁自衡阳。

滩愁惶恐当前路,山恨零丁是故乡。

北塞频归南塞上,祗应雄剑识肝肠。

(0)

驱驰

驱驰未觉始衰年,穷似扶风且益坚。

笑为神州加饮食,愁归罗峤卧云烟。

月含疏雨光微冷,花得清江影亦妍。

白发不须催老大,河清应在杖乡前。

(0)

送丁子同兄观察之赣南任

花萼才名起八闽,文章最易动星辰。

月明三卜秦淮夜,梅发双行大庾春。

孝友即同张仲饮,芬芳先与楚人亲。

离心半逐征帆去,秋色相期赣水滨。

(0)

采石题太白祠·其一

才人自古蛟龙得,太白三闾两水仙。

辞赋已同双日月,精灵还作一山川。

江间绝壁丹青出,木末飞楼俎豆悬。

千载人称诗圣好,风流长在少陵前。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