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道旁松,后彫显奇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傲霜(ào shuāng)的意思:形容心胸豪迈,意志坚定,不畏艰难困苦。
鹤氅(hè chǎng)的意思:指高贵、端庄的仪态和举止。
凛冽(lǐn liè)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严寒凛冽。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奇节(qí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不受外界诱惑的节操和原则。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透明(tòu m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清澈明亮,没有任何瑕疵。
晚晴(wǎn qíng)的意思:晚上天气晴朗,指事情或局势在最后时刻发生好转。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林中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以鹤氅披身,步入林间,面对凛冽的寒风,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坚韧。鹤氅,古代的一种长袍,常与隐士或高人相联系,此处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格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爱道旁松,后彫显奇节。”诗人特别喜爱道旁的松树,在严冬之后依然保持其独特的风骨,不畏霜雪,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松树以人格化的情感,强调其在逆境中的坚持与美丽。
“岂不承雨露,只解傲霜雪。”这句话进一步揭示了松树的特性,它虽然也承受过雨露的滋润,但更懂得在霜雪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不屈不挠地生长,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
最后,“携樽狎晚晴,疏枝透明月。”诗人手持酒樽,与晚霞相伴,欣赏着稀疏的树枝在月光下的透明之美。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致,也寓意着在生活的艰难时刻,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寻找生活中的诗意与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林中的景象,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