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怨(āi y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悔恨的情绪。
斑竹(bān zhú)的意思:指有斑纹的竹子,比喻人的品质或能力有所不同。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楚臣(chǔ chén)的意思:指忠诚于国家的臣子,也可指忠诚于某个人或事业的人。
从时(cóng shí)的意思:指根据时势变化而改变态度或行动。
登仙(dēng xiān)的意思:指人能够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象征着修炼成仙。
二女(èr nǚ)的意思:指两个女子。
九山(jiǔ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连绵起伏。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山相(sh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山势、山形。
相似(xiāng sì)的意思:相似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或性质。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在斯(zài sī)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在特定的状态或位置上。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题为《九疑》。诗中以帝舜与娥皇、女英两位妃子的故事为背景,描绘了九嶷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氛围,表达了对帝舜与两位妃子之间哀怨情感的深切感慨。
首句“帝舜登仙后,衣冠葬在斯”点明了故事的主角——帝舜,以及他死后被安葬在九嶷山这一地点。接着,“九山相似处,二女莫从时”描绘了九嶷山的连绵山脉,暗示了娥皇和女英两位妃子无法追随帝舜而去的悲剧命运。接下来,“斑竹空多泪,苍梧不忍思”通过象征手法,将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比作斑竹上的斑点,表达了她们对帝舜的无尽思念之情,同时也借苍梧山(即九嶷山)的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哀伤的情绪。最后,“千秋哀怨曲,祗有楚臣知”则总结了帝舜与两位妃子之间的哀怨故事,指出这种千古流传的悲情只有像屈原这样的楚地文人能够真正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郁的人文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对爱情悲剧和历史哀思的一种深刻反映。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袭美病中闻余游颜家园见寄,次韵酬之
日华风蕙正交光,羯末相携藉草塘。
佳酒旋倾醽醁嫩,短船闲弄木兰香。
烟丝鸟拂来萦带,蕊榼人收去约簧。
今日好为联句会,不成刚为欠檀郎。
赠老僧二首
枯貌自同霜里木,馀生唯指佛前灯。
少时写得坐禅影,今见问人何处僧。
自有家山供衲线,不离溪曲取庵茅。
旧曾闻说林中鸟,定后长来顶上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