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兰改香,谁云桂受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天(bì tiān)的意思:指蓝天,晴朗明净的天空。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侧足(cè zú)的意思:指行动不敢大胆,小心翼翼。
长坂(cháng bǎn)的意思:形容事物长久不变,没有变化的迹象。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川路(chuān lù)的意思:指水流的方向或河流的走向。
丹叶(dān yè)的意思:指红色的叶子,比喻美好的事物。
江月(jiāng yuè)的意思:指江河上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节序(jié xù)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次序进行,不乱不乱序。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良会(liáng huì)的意思:指好的机会或者难得的相遇。
南翔(nán xi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速消失、不见踪影。
荏苒(rěn r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沈吟(shěn yín)的意思:沉思、深思熟虑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天陲(tiān chuí)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天涯海角。
息人(xī rén)的意思:安抚人心,平息争端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行迈(xíng mài)的意思:指行走、前进的步伐。
英蕤(yīng ruí)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杰出非凡。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自失(zì shī)的意思:指自己做出错误的举动或言论,失去应有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有所思行》,是明代诗人李玮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远眺,面对着黄昏时分的凉风与辽阔的天空,内心充满了感慨与思绪。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叹。
“侧足登长坂,凉风吹欲暮。” 开篇即以“侧足”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小心翼翼、谨慎前行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不安与犹豫。随着“凉风吹欲暮”,不仅天气渐晚,也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和伤感。
“清旷碧天陲,英蕤丹叶树。”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广阔的天空与红叶点缀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氛围。碧蓝的天空与红艳的树叶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叹息人行迈,萧萧越川路。” 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叹息”和“越川路”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离别的哀愁。这里的“人行迈”不仅指实际行走的人,也暗喻了人生的不断前行和变化。
“荏苒节序移,一别难复晤。” “荏苒”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而“节序移”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相聚不易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欲托雁南翔,凄结不堪诉。” 这里诗人借用大雁南飞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想要寄托思念之情,却难以言说的苦楚。大雁南飞象征着迁徙与归宿,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法表达的情感,使得这番心意显得更加沉重和难以释怀。
“搔首再踌躇,自失沈吟故。” 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思考。搔首、踌躇的动作,以及“自失”、“沈吟”的状态,都体现了诗人面对复杂情感时的矛盾和困惑。
“不信兰改香,谁云桂受蠹。”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兰改香”和“桂受蠹”分别比作美好事物的改变或受损,以此来表达对世事无常、人心易变的感慨。诗人不相信美好的事物会轻易改变,也不相信事物会受到损害,但现实往往与之相悖,这种反差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思考和忧虑。
“良会渺难期,江月明余素。” 最后两句诗以“良会”(美好的聚会)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聚的渴望,但这种愿望似乎遥不可及。在“江月明余素”的背景下,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永恒不变的寄托,以此来慰藉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空间、人际关系以及自我情感的复杂感悟。诗中的情感丰富、寓意深远,读来令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客中除夜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