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登吴门》
《春日登吴门》全文
唐 / 崔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故国不见愁襟难暂开。

春潮杨柳细雨楼台

少人同到,晴逢雁正来。

长安远于日,搔首徘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dēngmén
táng / cuī

guówàngjiànchóujīnnánzànkāi
chūncháoyìngyángliǔlóutái

jìngshǎoréntóngdàoqíngféngyànzhènglái
chángānyuǎnsāoshǒupáihu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愁襟(chóu jīn)的意思:形容内心忧愁、忧虑的样子。

春潮(chūn cháo)的意思:形容事物蓬勃发展的势头或气势如潮的景象。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国望(guó wàng)的意思:指国家的前途和希望。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少人(shǎo rén)的意思:指人数稀少,少之又少。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注释
故国:故乡。
愁襟:愁苦的心情。
暂开:稍减。
春潮:春天的潮水。
杨柳:河边的柳树。
楼台:楼阁。
静少:宁静的时候少有。
晴逢:晴天时恰好遇到。
雁正来:大雁正飞过。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朝廷或远方的都城。
远于日:比太阳还远。
搔首:挠头,表示焦虑或思考。
独徘徊:独自徘徊。
翻译
再也望不见故乡,愁苦的心情难以稍减。
春天的潮水映照着杨柳,细雨洒落在楼阁之上。
宁静的时候很少有人一同到来,晴天时恰好大雁飞过。
长安比太阳还遥远,我独自挠头,心中迷茫地徘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怀念故国却又无法看到的愁苦心情。开篇“故国望不见,愁襟难暂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无法排解的哀愁。这里,“故国”通常指代诗人的家乡或出生地,是一处充满情感的地方;“望不见”则表现了空间上的隔离和无奈。

接着,“春潮映杨柳,细雨入楼台”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渲染出了一个静谧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境。春天的水流涨满,照耀着柔软的杨柳,而细微的雨滴则悄然进入了高楼和台阁之中,这一切都是对诗人愁绪的心情的一种外在映射。

“静少人同到”一句,透露出诗人与少数知心人共同来到了这个地方,或许是为了寻求一些安慰。然而,“晴逢雁正来”则显示出即便是在晴好的天气里,也难以驱散内心的寂寞,可能是因为那飞过的雁引起了对远方的思念。

最后,“长安远于日,搔首独徘徊”两句中,“长安”作为唐代都城,是诗人心目中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它与诗人的距离,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尽的回忆。诗人搔扰头发,独自徘徊于庭院之中,这种形象增添了整首诗的沉郁气氛。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故国和现实环境的描写,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体验。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交织,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悲凉与无尽的怀旧。

作者介绍
崔涂

崔涂
朝代:唐   字:礼山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生辰:888

崔涂[唐](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猜你喜欢

沧浪馆夜归二首·其一

万疋沙场似电奔,轰天笳吹簇辕门。

而今出借东家马,烟雨孤行小麦村。

(0)

即事十首·其四

占断百花白,摘来三伏凉。

著身素馨国,荀令未为香。

(0)

杂咏一百首·其二十四鼌错

危晁知不免,削楚虑空长。

东市哀朝服,西京号智囊。

(0)

杂咏一百首·其二十七陶渊明

卜筑堪容膝,休官免折腰。

宁书处士卒,不践寄奴朝。

(0)

杂咏一百首·其十一鬼谷子

遗书今羽化,传者匪真书。

此老纵横祖,仪秦得绪馀。

(0)

戏效屏山书斋十咏·其二

莫匪并州者,轻坚耐淬磨。

文通怀内锦,裁割已无多。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