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壁(bàn bì)的意思:指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通常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风土(fēng tǔ)的意思:指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等。
荒凉(huāng liáng)的意思:荒凉指的是地方荒无人烟,景象凄凉寂寞。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蛮烟(mán yān)的意思:形容战火连绵不断,烟尘四起。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数家(shù jiā)的意思:指对多个人或机构进行评估、比较,以确定最好的。
树杪(shù miǎo)的意思:指树木的尽头,比喻事物或人到了最后阶段或极限。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停车(tíng chē)的意思:停止行动或活动,暂时休息或等待。
土城(tǔ chéng)的意思:指简陋的城墙,也用来比喻粗糙、简陋的建筑或事物。
一沾(yī zhān)的意思:一点点,稍微一点。
原头(yuán tóu)的意思:原始状态、原来的样子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坐见(zuò jiàn)的意思:亲眼目睹,亲身经历
- 鉴赏
这首明诗《书思州察院屋壁》由戴缙所作,描绘了一幅荒凉而生动的边陲景象。诗中以“官庭松柏杂荆榛”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思州察院周围环境的荒芜与萧瑟,松柏与荆棘交织,暗示了地方的衰败与冷清。
接着,“坐见蛮烟满四邻”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边疆之地特有的氛围,烟雾缭绕,仿佛弥漫着异域的气息,四邻皆是这样的景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遥远感。
“半壁土城连树杪,数家茅屋俯溪滨”描绘了边疆小城的简陋与偏远,土墙与树木相接,几户人家依溪而居,生活条件艰苦,但自然与人的关系却显得和谐。
“原头牧罢常驱虎,径口樵归始见人”则通过牧人与樵夫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边疆地区独特的生存状态。在广阔的草原上,牧人放牧后驱赶猛虎,而在山间小径,砍柴归来的樵夫才让行人得以见到人烟,这些场景既体现了边疆的野性与危险,也展示了人们与自然的斗争与适应。
最后,“满目荒凉风土恶,停车聊为一沾巾”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感慨与哀伤。面对如此荒凉的边疆之地,诗人不禁为之动容,停车驻足,泪水不禁滑落,既有对边疆人民生活的同情,也有对国家边防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独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及其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丹碧归来
丹碧归来,天荒地老,骎骎华发相催。
见说钱塘,北高峰更崔嵬。
琼林侍宴簪花处,二十年、满地苍苔。
倩阿谁,为我起居,坡柳逋梅。
凄凉往事休重省,且凭阑感慨,抚景衔杯。
冷暖由天,任他花谢花开。
知心只有西湖月,尚依依、照我徘徊。
更多情,不间朝昏,潮去潮来。
念奴娇·一场春梦
一场春梦,待从头,说与旁人听著。
罨画溪山红锦障,舞燕歌莺台阁。
碧海倾春,黄金买夜,犹道看承薄。
雕香剪玉,今生今世盟约。
须信欢乐过情,闲嗔冷妒,一阵东风恶。
韵白娇红消瘦尽,江北江南零落。
骨朽心存,恩深缘浅,忍把罗衣著。
蓬莱何处,云涛天际冥漠。
摸鱼儿·枕寒流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
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
愁思里。
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
箫韶已矣。
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
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
年来声誉休废。
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
时有几。
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
兴亡过耳。
任北雪迷空,东风换绿,都付梦和醉。
紫萸香慢·近重阳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
向尊前、又忆洒酒插花人。
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情。
浅醉还醒。
愁不肯、与诗平。
记长楸走马,雕弓ㄇ柳,前事休评。
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
歌罢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