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阊阖(chāng hé)的意思:形容声音喧哗、繁杂。
到耳(dào ěr)的意思:指消息传达到了耳朵里,形容消息传达到了人的耳朵中,引申为消息传达到了某人的耳朵中。
渺漫(miǎo màn)的意思:形容景物遥远、辽阔,无边无际。
翘首(qiáo shǒu)的意思:指仰望、期待
上开(shàng kā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显露或发展出来。
遐观(xiá guān)的意思:指远远望去,景色广阔壮丽。也形容眼界开阔,见识广博。
银潢(yín huáng)的意思:形容物体发出明亮的光芒,像银一样闪耀。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仁风台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水交融、视野辽阔的自然美景。首句“天水相浮合渺漫”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天与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视觉效果。“渺漫”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这种辽阔的景象,仿佛天地之间只有水天一色,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接着,“杖藜翘首得遐观”一句,通过诗人的动作——手持藜杖抬头远望,进一步强调了视野的开阔和对远方景色的向往。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后两句“祇应台上开阊阖,便觉银潢到耳端”,则将视角提升至更高层次,仿佛站在仁风台上,能够开启天门,直视银河。这里运用了神话般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同时,“银潢到耳端”这一夸张的描述,既体现了诗人对银河之美的赞叹,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高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仁风台作为观景胜地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月十日天阴
江海积阴地,浮云朝莫生。
秋来不为雨,庭户含孤清。
南方八九月,残暑尚未平。
大火正西流,乃得逃炎蒸。
衰柳弄金飙,幽蝉咽复鸣。
渐欣泉石趣,已厌葛衣轻。
夙昔抱幽志,何心守硁硁。
已能闭诸外,无忧人事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