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仁风台》
《仁风台》全文
宋 / 夏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天水相浮合渺漫杖藜翘首遐观

祇应台上开阊阖,便觉银潢到耳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阊阖(chāng hé)的意思:形容声音喧哗、繁杂。

到耳(dào ěr)的意思:指消息传达到了耳朵里,形容消息传达到了人的耳朵中,引申为消息传达到了某人的耳朵中。

渺漫(miǎo màn)的意思:形容景物遥远、辽阔,无边无际。

翘首(qiáo shǒu)的意思:指仰望、期待

上开(shàng kā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显露或发展出来。

遐观(xiá guān)的意思:指远远望去,景色广阔壮丽。也形容眼界开阔,见识广博。

银潢(yín huáng)的意思:形容物体发出明亮的光芒,像银一样闪耀。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仁风台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水交融、视野辽阔的自然美景。首句“天水相浮合渺漫”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天与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视觉效果。“渺漫”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这种辽阔的景象,仿佛天地之间只有水天一色,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接着,“杖藜翘首得遐观”一句,通过诗人的动作——手持藜杖抬头远望,进一步强调了视野的开阔和对远方景色的向往。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后两句“祇应台上开阊阖,便觉银潢到耳端”,则将视角提升至更高层次,仿佛站在仁风台上,能够开启天门,直视银河。这里运用了神话般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同时,“银潢到耳端”这一夸张的描述,既体现了诗人对银河之美的赞叹,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高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仁风台作为观景胜地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夏倪
朝代:宋

夏倪,字均父,约公元1122年前后在世,蕲州人,光庭公十二世孙。宣和中,自府曹左官祈阳监酒过涪台,爱其山水奇秀,作减字木兰花词。倪文辞富瞻,有远游堂集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其诗派属江西诗派。尝以“天寒霜露繁,游子有所之”十字为韵作十首诗,为吕本中《宗派图》成员之一。卒于建炎元年,著作已散佚。有著名词《减字木兰花(宣和庚子登浯台作)》留世。
猜你喜欢

台下·其二

石台竹径自天成,细草芳花随地生。

白发老人无是处,一枝枯竹伴经行。

(0)

书堂寺

苍山古木书堂寺,北下湘川百馀步。

谁云往来倾世界,至今人道安禅处。

岂无惊蛇与飞鸟,后来那复知其趣。

我身不知今是不,空记名称你常住。

(0)

七月十日天阴

江海积阴地,浮云朝莫生。

秋来不为雨,庭户含孤清。

南方八九月,残暑尚未平。

大火正西流,乃得逃炎蒸。

衰柳弄金飙,幽蝉咽复鸣。

渐欣泉石趣,已厌葛衣轻。

夙昔抱幽志,何心守硁硁。

已能闭诸外,无忧人事萦。

(0)

五位颂·其一

正中偏,星河横转月明前。

彩气夜变天未晓,隐隐俱彰暗里圆。

(0)

隐居南庄

耕春烟一垄,钓月水千寻。

未荒三径菊,不负此生心。

(0)

九日依唐生韵五绝句·其一

三岁重阳负玉觞,悲欢不定客途长。

元光节物真虚掷,赖有新诗付锦囊。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