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霞外亭二首·其一》
《霞外亭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诗眼眈眈八荒,小亭徙倚湿山光

飞鸿影落遥岑外,兴与飞鸿更渺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荒(bā huāng)的意思:指遍及八方的荒凉之地,形容非常偏远、边远的地方。

眈眈(dān dān)的意思:形容贪婪、垂涎欲望强烈的样子。

飞鸿(fēi hóng)的意思:指雄鹰飞翔的姿态,形容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人。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诗眼(shī yǎn)的意思:形容人眼睛有诗意,富有灵气和艺术感。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遥岑(yáo cén)的意思:指距离遥远,相去甚远。

注释
诗眼:形容目光锐利,对周围环境观察入微。
八荒:极言空间广大,指四面八方。
小亭:小型的亭子,可能是个休憩的地方。
徙倚:徘徊,来回走动。
湿山光:被露水打湿的山色,形象描绘出湿润的自然景象。
飞鸿:飞翔的大雁,常用来象征远方或思乡之情。
遥岑:远处的山峰。
兴与飞鸿:心情与飞翔的大雁一样,显得遥远而迷茫。
渺茫: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翻译
目光炯炯地观察着广阔的天地
在小亭中徘徊,感受山色被露水打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山光与飞鸿交织的画面。"眼眈眈细八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深情凝视,八荒乃是古人对天地之外虚无缥缈处的称呼,这里用以形容目光所及之广阔。"小亭徙倚湿山光"则写出了诗人身处的小亭,受到微湿的山光笼罩,这湿润的光线增添了一丝柔和与静谧。

"飞鸿影落遥岑外"中的飞鸿,通常指的是远方飞翔的大雁,此处则是诗人心之所向。"兴与飞鸿更渺茫"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随着飞鸿的影子一起飘渺,更加深邃难测。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大与深远。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以及内在情怀的深邃。

作者介绍

刘应时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少沂和前韵贻予三山驿中再次奉答

倒尽千杯更不余,匆匆又复叹离居。

落红相顾春将老,空翠回看迹已疏。

忽得隋珠光不夜,却惭琼玖报难摅。

三山传里频搔首,何日青霄共策车。

(0)

入塞

最高寒。是危楼、对远山。到三更筵罢,月上笛声阑。

香也残。酒也残。晓莺将啼燕未还。

奈此时、屏冷枕单。看渠移烛卸钗鬟。留又难。

去又难。

(0)

高阳台.为黄蓉石比部题东坡元符砚拓本

信玺符沉,党碑字蚀,却留此砚人间。

红屐苍髯,风流如晤坡仙。

天低瘴海君门隔,写旧诗、洒泪成泉。

照乾坤,两表孤忠,片石千年。

大廉不琢元肤腻,有朝云黛汁,隐起如烟。

玉局修书,我因吊古凄然。

涪翁当日公为友,等王杨、才望镳联。

订神交,媵与文孙,未了文缘。

(0)

绮罗香.春雨用梅溪词韵

巷寂无人,帘深闻鹧,愁色沉凝疑暮。

楚柳湘蘋,堪被湿云黏住。

怜收了、酒旆旗亭,恨闲却、笛桡江浦。

可东风、吹醒斜阳,依依来照燕归路。

平芜千里浸色,须似宵来梦见,迷茫村渡。

红杏相思,撩瘦几分眉妩。

定香影、多半漂残,怕消息、断无寻处。

问烟边,谁倚阑干,玉箫咽怨语。

(0)

洞仙歌

星张宿角,又东西天远。那得明珠慰微愿。

怕苍苔风雨,门掩春深,摧损了,去后桃花人面。

艳情留梦忆,忆唱回波,筝柱斜行拂金雁。

忆背玉虫釭,絮语吹兰,更忆到、枕函娇唤。

问何似、今番不相逢,便前度相思,也还堪遣。

(0)

浣溪沙

镜里痴云亸翠鬟。杨花搭上小屏山。

梦和燕子乍飞还。

鞋凤勾圆双蹋鞠,袖鸾约住九连环。

无愁无病过春闲。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