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大圭(dà guī)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宏大壮丽。
丹素(dān s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纯洁,不受外界诱惑和腐化的影响。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刻画(kè huà)的意思:通过描绘、描述来表达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名地(míng dì)的意思:指有名望的地方。
清醇(qīng chún)的意思:清澈纯净,清雅纯洁。形容文笔、声音、味道等纯正、纯净。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纯洁。
全德(quán dé)的意思:形容事物完全得到满足或达到极致的状态。
天醴(tiān lǐ)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高亢、悦耳动听。
无全(wú quán)的意思:没有完整、全面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 翻译
- 世间难道没有完美的人格?现在还能见到古人的风范。
大的圭玉并不需要精细雕刻,自然的美酒本身就是纯净而醇厚的。
还未提及他们的功绩和名声,他们已经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春天。
在这广阔无垠的世界中,何处能寻找到像他们那样的人?丹青也无法完全描绘出他们的精神风貌。
- 注释
- 世:世间。
岂:难道。
全德:完美的人格。
今:现在。
犹:还。
见:见到。
古人:古人的风范。
大圭:大的圭玉(古代礼器,象征君子品德)。
非:不需。
刻画:精细雕刻。
天醴:自然的美酒。
自:本身。
清醇:纯净而醇厚。
未说:还未提及。
功名:功绩和名声。
地:地方。
令:使。
宇宙:世界。
春:春天。
苍茫:广阔无垠。
何处:何处能。
觅:寻找。
丹素:丹青(绘画用语,这里指代人的形象)。
岂:怎能。
精神:精神风貌。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孙应时所作,名为《挽曾原伯大卿(其一)》。诗中的语言质朴而不失深远之意,表达了对古人全德的追寻和赞颂。
“世岂无全德”开篇即提出一个问题,似乎是在问这个世界是否真的没有完美无缺的品德。紧接着,“今犹见古人”则显示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之德仍然能够感受到其存在,这里的“今”指的是当下,而“犹见”则表明这些古人的精神仍旧鲜活在人们心中。
“大圭非刻画,天醴自清醇”中的“大圭”比喻那些完美无瑕的品德,“非刻画”意味着这样的品德不是通过人为的雕琢而成,而是自然流露。接着,“天醴”指的是天然生成的甘美之物,象征着纯净无污的美好事物,“自清醇”则强调了这些美好的本质和内在的纯洁。
“未说功名地,犹令宇宙春”表达了诗人认为即便没有显赫的功绩和声名,这些古人的德行仍旧能够让整个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这里的“宇宙春”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万物复苏的画面,强调了古人德行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最后两句“苍茫何处觅,丹素岂精神”则是在探寻这些古人的品德和精神的所在。诗人似乎在问,这些高尚的品质又在哪里可以找到?“丹素”一词常用以形容纯洁无瑕之物,而“岂精神”则意味着这些品德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深处的精神所系。
总体来看,孙应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人全德的崇敬与追寻,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影响力的深刻认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关山月
戍楼炯炯关山月,白首征人数圆缺。
关山不隔四时寒,夜夜冷光沙如雪。
照破天崖万里心,闺中又是经年别。
雁飞唯愿得书归,月下有人魂断绝。
闺中月下不胜情,独戍关山更堪说。
一时北阙贺书多,万古西戎终不灭。
阳和待得活枯荄,东风洗尽征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