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次明诸君采莲泾閒泛》
《同次明诸君采莲泾閒泛》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采莲上雨初收,秋色催人烂漫游。

日暮白蘋风乍起,陂南黄叶水交流

美人齐唱沧浪曲,綵鹢斜穿窈窕洲。

落尽晚花无那冷,一樽相属夷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莲(cǎi lián)的意思:比喻男子追求女子,或者指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交流(jiāo liú)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交换思想、信息、经验等。

烂漫(làn màn)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多姿的景象或气氛。

漫游(màn y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玩、旅行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齐唱(qí chàng)的意思:指众人齐心协力地一起歌唱或朗读。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上雨(shàng yǔ)的意思:指雨势逐渐加大,下得更大了。

无那(wú nà)的意思:没有那么;并非如此

相属(xiāng zhǔ)的意思:指两者互相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

窈窕(yǎo tiǎo)的意思: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婀娜多姿。

夷犹(yí yóu)的意思:形容事物相差极远,差别悬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采莲泾上的一幅秋日泛舟图景。首句“采莲泾上雨初收”,点明地点与天气变化,雨后初晴,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清新宁静的基调。接着,“秋色催人烂漫游”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秋色赋予催促人的力量,让人不禁想要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尽情游玩。

“日暮白蘋风乍起,陂南黄叶水交流。”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吹过白蘋,黄叶在水中轻轻摇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风乍起”和“水交流”这样的动态描写,使画面更加生动。

“美人齐唱沧浪曲,彩鹢斜穿窈窕洲。”则转向对人物活动的描绘,美人们在船上齐声歌唱,色彩鲜艳的船只斜穿过曲折的小洲,增添了画面的活力与美感。这里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欢愉,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最后,“落尽晚花无那冷,一樽相属更夷犹。”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共享此刻的深情厚谊。晚花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而“一樽相属更夷犹”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时光,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采莲泾上的一派生机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友情珍贵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送章元礼吏部左迁罗定

谪籍名犹借,君恩转觉饶。

朱陵南纪尽,丹阙北辰遥。

安置凭荒裔,明良愿圣朝。

桄榔林树外,仆马影萧萧。

(0)

重过道甫叔山居

谷口子真宅,松萝境自偏。

当窗悬众壑,隔树见飞泉。

送客柴门下,寻僧野寺边。

时时来取醉,人道竹林贤。

(0)

南还道中

春去花齐落,人归路转赊。

峰阴昏雾合,树影夕阳斜。

溪隔循纡经,桥危度浅沙。

停骖聊对酒,醉处即为家。

(0)

淀湖

雪浪堆三泖,风帆挂淀湖。

断云收雨净,高树入秋孤。

暮色诸峰碧,寒声入雁呼。

沧浪歌罢去,渔父定吾徒。

(0)

赠吴兴蔡叟

先生无俗侣,野鹤与同群。

奕对包山橘,书开石室芸。

白蘋双桨渡,红叶五亭分。

高隐看谁似,将无郑巨君。

(0)

幽趣

但见沧洲趣,清溪对竹扉。

窗阴悬薜荔,水色受蔷薇。

村鸭迎船浴,山虫冒雨飞。

田家蚕已老,日暮剪桑归。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