衾影曾何愧,荆凡定孰存?
《十一月十八夜》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成癖(chéng pǐ)的意思:指某种不良习气或嗜好已经成为人的固定习惯。
恶声(è shēng)的意思:指恶劣的声音或声音中带有恶意的言辞。
晦明(huì míng)的意思:指黑暗与明亮相互交替,形容事物的变化不定。
荆凡(jīng fá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苦寒(kǔ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环境或困苦的生活。
刘琨(liú kūn)的意思:指人心虚怯懦,缺乏胆识和勇气。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吐吞(tǔ tūn)的意思:吞吐不定、犹豫不决
衔恨(xián hèn)的意思:指心中怀恨不满,无法释怀。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十一月十八夜》。诗中,诗人以夜晚起身为引子,描述了自己在暗夜中观察月亮升起和落下("晦明观吐吞"),感受到寒冷中月光的清冷,仿佛能品味到月色的滋味。诗人怀揣着愁绪,如同霜魂一般收敛,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哀愁。
接着,诗人反思自己的行为,问心无愧于衾影,暗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内心坦荡。他进一步思考,曾经的朋友荆凡是否还在人世,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最后,诗人提到厌恶的声音听惯了,已经不再感到新鲜,甚至不需效仿刘琨那样的奋起抗敌,流露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际遇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列仙韵之次日陈古民于在藻轩请仙题匾白玉蟾适至降笔补和馀新天两韵诗另赋奉酬二首·其二
朱崖望断海中大,驾鹤南来当小川。
但见波涛空浴日,岂知潮汐几经年。
三山五岳遥分界,蓬岛瑶池各极边。
却羡遨游如咫尺,试将真境问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