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说近三湘口,谁知卷得在君手。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观 王 右 丞 维 沧 洲 图 歌 唐 /皎 然 沧 洲 误 是 真 ,萋 萋 忽 盈 视 。便 有 春 渚 情 ,褰 裳 掇 芳 芷 。飒 然 风 至 草 不 动 ,始 悟 丹 青 得 如 此 。丹 青 变 化 不 可 寻 ,翻 空 作 有 移 人 心 。犹 言 雨 色 斜 拂 座 ,乍 似 水 凉 来 入 襟 。沧 洲 说 近 三 湘 口 ,谁 知 卷 得 在 君 手 。披 图 拥 褐 临 水 时 ,翛 然 不 异 沧 洲 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不异(bù yì)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春渚(chūn zhǔ)的意思:春天的水边。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翻空(fān kōng)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出现在不可能的地方。
芳芷(fāng zhǐ)的意思:形容香气芬芳。
披图(pī t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者画作的内容详尽而生动。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褰裳(qiān cháng)的意思:褰裳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把裙子撩起来,表示谨慎、小心谨慎的样子。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飒然(sà rán)的意思:形容风声、动作等忽然而至,有一种突然而强烈的感觉。
三湘(sān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的地域或人民。
移人(yí rén)的意思:迁移、转移人口或人员。
拥褐(yōng hè)的意思:指人们亲密无间、和睦相处,形容关系密切,情感深厚。
犹言(yóu yán)的意思:犹言原指说的话,后来引申为说话的意思,也可以表示比喻。
雨色(yǔ sè)的意思:指雨天的景色或雨后的景色。
- 注释
- 沧洲:指画中的水边之地,常用来象征隐逸生活。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盈视:充满视野。
春渚:春天的水边。
褰裳:提起衣裳。
掇:摘取。
芳芷:香草名,这里泛指美好的花草。
飒然:形容风突然吹起的样子。
丹青:指绘画,此处特指画中的景物。
变化:指绘画技巧的高超,能生动表现自然。
翻空作有:从虚空中创造出有形之物,即绘画的创作过程。
移人心: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
雨色:雨天的景色。
拂座:似乎拂过座位,形容画中雨景生动。
水凉:水的凉意,形容画中给人的感觉。
入襟:渗入衣襟,形容感受真切。
三湘口:泛指湖南一带,古代认为是多水多洲之地。
卷得:卷起来收藏。
君手:你的手中,指画家或持有画的人。
披图:展开画卷。
拥褐:穿着粗布衣服,象征隐士简朴的生活。
翛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沧洲叟:沧洲边的老者,代指隐士。
- 翻译
- 误以为眼前的画中洲是真景,茂盛的草木忽然充满了视野。
顿时产生了春日水边的情致,提起衣裳去采摘香草芳芷。
忽然间风吹过草地而草不动,这才领悟到丹青妙笔能如此逼真。
丹青的变幻无迹可寻,它能凭空造出景象感动人心。
仿佛说那雨色斜斜拂过座席,又好像冷水的凉意渗入衣襟。
画中的沧洲说起靠近三湘的河口,谁知道它被卷藏在你的手中。
展开画卷身披褐衣临水而坐,那份悠然与画中沧洲老人无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初见画中沧洲景象时的惊喜与沉醉,那些细腻的笔触仿佛真实存在,让人眼前一亮。
"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接着,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特有的柔和情怀,以及画中人物采摘花草的情景,这里的“褰裳”指的是衣襟下垂的样子,“掇芳芷”则是形容采集花卉的动作。
"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 这两句诗表达了画中景物虽然静谧无声,但却透露出一种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让人领悟到绘画艺术的高超。
"丹青变化不可寻,翻空作有移人心。" 诗中的“丹青”指的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颜料,这里用来赞美画家的技艺,那种色彩的运用让人难以捉摸其奥秘,仿佛能够撩动人的情怀。
"犹言雨色斜拂座,乍似水凉来入襟。" 这两句写出了画中的雨景,或许是细雨如丝,给人带来一种清凉的感觉,好像雨水渗透了衣襟一般。
"沧洲说近三湘口,谁知卷得在君手。" 诗中提到的“沧洲”很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是画中的一个场景,而“三湘口”则可能指的是长江流域的某个地方。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叹,认为那样的艺术成就在于作者之手。
"披图拥褐临水时,翛然不异沧洲叟。" 最后两句则是写诗人自己在观赏这幅画时的感受,那种亲切和共鸣,就像真的站在沧洲边上一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面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青莲池上客 但词中有喝马,令丹阳行行坐坐
元初一得从初遇。
便端正、昭彰著。
转作重阳晨彩煦。
晴空来往。
碧霄堪住。
琼马驸。
引入长生步。
灵光不动神光聚。
便攒簇、银霞护。
满插金花频返顾。
青衣鸾鹤,共同来赴。
瑶马驻。
般在清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