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固(běi gù)的意思:北方的堡垒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常事(cháng shì)的意思:常见的事情,平常的事情
潮涌(cháo yǒng)的意思:形容潮水汹涌、浩大。
烽燧(fēng suì)的意思:指火炬和烽火,用以比喻战争和军事行动。
虎符(hǔ fú)的意思:虎符是指古代中国将军手中的一种象征军权的令牌。
龙节(lóng jié)的意思:指节日或庆典中隆重的活动或仪式。
毳殿(cuì diàn)的意思:指宫殿内的毛皮装饰,比喻华丽富丽的宫殿。
若木(ruò mù)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如大树一般茁壮成长。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外臣(wài chén)的意思:指国家中的官员或臣子背离忠诚,效忠外国势力,出卖国家利益。
西陵(xī líng)的意思:指人们追念故人时的哀思和思念之情。
匈奴(xiōng nú)的意思:指野蛮、残暴的人或势力。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作品,以匈奴的历史为引子,表达了对民族尊严与边疆守护的深刻思考。首句“自古匈奴属外臣”暗示了历史上的屈辱,但接下来笔锋一转,“降王毳殿敢称真?”质问那些降服于异族的统治者,是否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诗人通过“千屯烽燧联吴、楚,万轴波涛下浙、闽”描绘出边疆防线的稳固,烽火连天与江河奔流象征着军事防御和国家脉络。
“北固云移龙节近,西陵潮涌虎符新”两句,北固山的风云变幻预示着皇帝的临近,西陵江潮水涌动则寓意新的军事命令或权力交接。最后,“焚庭绝漠寻常事,铜柱先标若木津”表达了诗人对于收复失地的决心,即使焚烧敌营、跨越沙漠都是家常便饭,而铜柱(古代地标)上的若木津(地名),则象征着最终的胜利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激昂,展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将领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守,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臧秀才读苏集
自我得苏集,玩阅几忘年。
汲甘乏脩绠,适远疲短牵。
取一九不随,望若终茫然。
子齿始半我,用志超我先。
晶荧出秀句,妙斲遗雕镌。
此翁深堂奥,骈阗谁敢专。
潢污置不云,学海须百川。
怪子介且方,落笔盘走圆。
子真苏门徒,岂独长短篇。
平生修月手,不补衣履穿。
秦黄晁张陈,众星耿霜天。
世儒昂其首,指似如登仙。
子起斯人后,游刃牛无全。
邢娥望可知,众女空丹铅。
何时班荆地,解我心悬悬。
即今清夜梦,不止怀昔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