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契 玄 法 师 赴 内 道 场 唐 /卢 纶 昏 昏 醉 老 夫 ,灌 顶 遇 醍 醐 。嫔 御 呈 心 镜 ,君 王 赐 髻 珠 。降 魔 须 战 否 ,问 疾 敢 行 无 。深 契 何 相 秘 ,儒 宗 本 不 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殊(bù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灌顶(guàn dǐng)的意思:指给人以启发、教诲或灌输知识。
昏醉(hūn zuì)的意思:形容喝醉酒后神智不清。
昏昏(hūn hūn)的意思:形容头脑迷糊,思维不清晰。
髻珠(jì zhū)的意思:髻珠是指古代女子盘发时,用来装饰髻发的珠子。这个成语比喻不值钱或无用的东西。
降魔(xiáng mó)的意思:指消除邪恶势力、除去魔障。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嫔御(pín yù)的意思:指嫔妃和御妻,泛指妃嫔们。
儒宗(rú zōng)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理念。也用来形容某个学派或团体的主要思想、理念或核心价值观。
深契(shēn qì)的意思:形容关系深厚,情意相投,互相理解的情谊。
醍醐(tí hú)的意思:指最好的、最精华的东西。
问疾(wèn jí)的意思:询问疾病
心镜(xīn jìng)的意思:指内心的反思和自省,意味着人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宗本(zōng běn)的意思:宗本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意为祖宗的根本,指家族的起源或根基。
- 注释
- 昏昏:形容人昏沉、不清醒的状态。
醉老夫:指醉酒或沉醉的老者。
灌顶:佛教仪式,象征传授法教。
醍醐:比喻佛教的最高真理,使人顿悟。
嫔御:古代宫廷中的妃嫔。
心镜:比喻人心如镜,反映真实。
髻珠:装饰在发髻上的珍贵珠宝。
降魔:佛教用语,指克服内心烦恼和外界困扰。
战否:是否要战斗或对抗。
问疾:询问病情或关心健康。
敢行无:是否有勇气行动。
深契:深深契合,心意相通。
何相秘:何为相互间的秘密或奥妙。
儒宗:儒家学派。
本不殊:本来没有区别,意指儒家与佛教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 翻译
- 老夫沉醉在昏昏状态,如同遇到醍醐灌顶,清醒舒畅。
宫妃们展现出内心的明镜,君王赏赐了珍贵的发簪明珠。
是否需要抵御魔难,询问病情是否敢有所行动。
深深契合的奥秘何在,儒家宗旨原本并无差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法师即将离开前往内道场的场景,诗中的语言充满了对佛教修行和禅悦生活的描绘。开篇“昏昏醉老夫,灌顶遇醍醐”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法师在精神上的醉醺与清醒,这里的“醍醐”指的是佛家中的甘露之意,象征着禅修中所获得的智慧和喜悦。
“嫔御呈心镜,君王赐髻珠”两句,则是通过皇室对法师的尊崇来表现其在世俗界的地位。这里,“嫔御”指的是后宫中的妃子,而“呈心镜”则象征着内心世界的明净;“君王赐髻珠”则显示了皇帝对法师的敬重,髻珠作为礼物,象征着皇权的认可。
接下来的“降魔须战否,问疾敢行无”两句,表达了法师在修道过程中面临挑战和困难,需要勇气去克服。这里,“降魔”指的是佛教中的降伏邪恶之意,而“须战否”则是在询问是否需要通过斗争来达到目标;“问疾敢行无”则是询问在病痛中是否还能坚持修行。
最后的“深契何相秘,儒宗本不殊”两句,则表达了法师与佛教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儒家思想的认同。这里的“深契”指的是深刻的缘分,“何相秘”则是询问这种缘分为何如此神秘;“儒宗本不殊”则是在强调儒家与佛家的修行本质上并无差异,都是追求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法师离别场景的描写,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生活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佛儒相融的文化氛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坤卦老阴之象
剖坤柔立象,太阴体,换三阳。
因六变心虚,关开实腹,应候呈祥。
冲和易灵变态,运圣功、旋转斡天罡。
消息栽培道化,六宫毂辏中央。
融融品物含章。
归土德,密收藏。
性与命咸通,个中将养,气孕玄霜。
香浮彩霞?
赫,混浩然、纯粹散诸方。
造化冥冥极妙,超凡不离玄黄。
月中仙 宾主互换
索妙修真,分元神作宾,一气为主。
玄机不昧,凭坎离精粹,权衡三五。
浩然成造化,销尸魄、纯阳结聚。
七返真阴降,功全摄迹,归本认元祖。
炼神合道冥冥,始真空体露。
实相难睹。
无穷变化,显性珠如意,恢弘光吐。
独超三界外,令清净、腾今跨古。
反换宾为主,首提究竟功德普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