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无独识者,世远将焉寻。
披玩发长嘅,视古犹视今。
废缺(fèi quē)的意思:指人才浪费、人材不足、缺乏人才。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高流(gāo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也指人才出众、能力出色。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鸟兽(niǎo shòu)的意思:指动物、禽鸟。
披玩(pī wán)的意思:穿着玩耍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识者(shí zhě)的意思:指能够认识、了解事物本质和内涵的人。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图写(tú xiě)的意思:用图画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或描述事物。
王音(wáng yīn)的意思:指君主的声音,也指君主的命令或旨意。
学师(xué shī)的意思:学习师傅、学问的导师。
湮沈(yān shěn)的意思:指事物被掩盖、隐藏或沉没,失去了光明和希望。
猗兰(yī lán)的意思:形容美丽动人的样子或者事物
娱人(yú rén)的意思:令人愉悦或娱乐的人或事物
正声(zhèng shēng)的意思:指正确的声音或言论。
至和(zhì h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没有矛盾或争执。
猗兰操(yī lán cāo)的意思:指虚假的表面现象,形容外表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是假象。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姚纶所作,名为《夫子学师襄琴图》。诗中描绘了孔子学习师襄琴艺的情景,以及通过琴艺传达和谐之音,影响万物,使鸟兽舞蹈,愉悦人心的场景。诗人在欣赏这幅描绘遗意的图画时,感慨于高山流水般的意境,表达了对古人智慧与艺术的敬仰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周衰乐废缺”、“正声几湮沈”,形象地描绘了音乐在社会衰败时期的失落状态,强调了音乐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孔子“俛学师襄琴”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寓意着通过艺术教育来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思想。
“初弹猗兰操,再鼓文王音”,描述了孔子学习琴艺的过程,通过演奏《猗兰操》和《文王音》,展现了音乐作品的深厚内涵和情感表达。这些音乐作品不仅能够触动人心,还具有引导人们向善、和谐共处的作用。
“至和格鸟兽,跄舞娱人心”,进一步阐述了音乐的影响力,它能够跨越物种界限,使鸟兽随着音乐起舞,从而达到心灵的共鸣和和谐。这种超越时空的音乐力量,是诗人对艺术魅力的高度赞扬。
最后,“此图写遗意,山高流水深。披玩发长嘅,视古犹视今。”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深刻感受。画中的意境如同高山流水般深远,让人在欣赏中发出长长的感叹,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到艺术永恒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学琴场景的描绘,以及对音乐艺术深远影响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
国子先生前太史,大暑开筵梵宫里。
南风生凉差可喜,况有冰浆浸寒李。
饮酣执盏逡巡起,一语相期誓终始。
诸公尽是天下士,瀛海散仙安足拟。
人生百年风过耳,愿竭丹心报天子,名垂万古无泥滓。
莫笑狂歌同下里,四美二难聊用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