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余同赋·其二》全文
- 注释
- 长锥散子:形容种子形状像长锥,散布在岩石上。
岩岩遍:岩石遍布,形容数量多且分布广。
短竹扶条:新生的短竹,枝条柔弱需要扶持。
岁岁添:每年都会增加,表示生长繁茂。
烹茶有松叶:指期待煮出如松针般清香的茶。
不应更课木奴缣:不必再苛求树木产出过多的纤维(如丝绸),暗示对自然的索取要适度。
- 翻译
- 长锥形的种子散落在岩石上,每年短竹新生不断增长。
等到煮茶时能有如松针般的清香,就不必再让树木奴隶般地产出纤维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林景象。"长锥散子岩岩遍",形象地写出松树种子广泛播撒在岩石间,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分布范围。"短竹扶条岁岁添",则暗示着时间的推移,每年都有新的竹子生长,与松树共同构成了一片繁茂的林海。
诗人期待着将来能够用这些松枝煮出清香四溢的茶,"待得烹茶有松叶",表达了对自然馈赠的期待和对品茗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不应更课木奴缣",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松树的赞美,"木奴"是对竹子的戏称,而"缣"则是丝织品,诗人说不必再像对待奴隶一样苛求竹子,因为松树本身就是宝贵的资源,寓意其价值不亚于丝绸。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轻松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