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夫(bìng fū)的意思:指体弱多病的人,也用来比喻软弱无能的人。
禅房(chán fáng)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地方,也可比喻清静幽雅的居所。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风伯(fēng bó)的意思:指风的主宰者,也比喻掌握着权力、能力的人。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铃斋(líng zhāi)的意思:指清静的居所,比喻清净的心灵和修养。
诗社(shī shè)的意思:指以创作、赏识诗歌为主要活动的团体或组织。
舒啸(shū xiào)的意思:形容心情畅快,欢快地高歌或高声呼喊。
俗驾(sú jià)的意思:指平常人所乘坐的马车,比喻平庸、普通的人或事物。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心境(xīn jìng)的意思:指人的内心状态或情绪。心理的境界。
眼界(yǎn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见识、知识范围或思维方式。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云榭(yún xiè)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宫殿或楼阁。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知宗游延福有诗见怀次韵以酬》。诗中描绘了诗人王十朋在延福寺游玩时的内心感受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向来云榭倚阑干”,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倚靠栏杆,眺望远方的情景,云榭暗示了所在之地的高雅与超脱。接着“兴已遥驰郭外山”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兴致已被远处的山峦所牵引,心已飞越城郭,融入自然之中的意境。
“风伯如嫌俗驾至,禅房疑为病夫关”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风伯(传说中的风神)和禅房(佛教修行者的住所)赋予情感,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于外界世俗的疏离感,以及对于清净禅修环境的向往。
“铃斋倦卧眼界寂,诗社免陪心境闲”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寺庙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倦卧”、“眼界寂”、“心境闲”等词,描绘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宁静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诗社活动的参与意愿,但又因某种原因未能如愿,表达了一种淡淡的遗憾。
最后,“蜡屐何时破吾愿,与君舒啸翠微间”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一同出游,欣赏自然美景的心愿。其中,“蜡屐”是古代文人登山时穿的木屐,这里借指出游。“舒啸”则是放声长啸,表达自由自在、畅快淋漓的心情。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