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瘠向之久,甫问君极那。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坐(ān zuò)的意思:稳定地坐着,不动或不离开
避暑(bì shǔ)的意思:避暑指的是为了避免炎热天气而采取措施,通常指到凉爽的地方度过夏天。
触热(chù rè)的意思:触动热情,激发热烈的反应或情感。
出入(chū rù)的意思:指出入门户,进出行动。
传戒(chuán jiè)的意思:传递衣钵。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高朋(gāo péng)的意思:指有高尚品德、卓越才能的朋友。
今世(jīn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人生或当前的世界。
流汗(liú hàn)的意思:因紧张、劳累、恐惧等情绪而出汗。
滂沱(pāng tuó)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非常大、非常多。
疲瘠(pí jí)的意思:形容非常疲乏、精疲力竭。
颦蹙(pín cù)的意思:形容皱眉紧蹙的表情,表示忧虑、疑惑、不满等情绪。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生三(shēng sān)的意思:指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是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人品、品德好。
所说(suǒ shuō)的意思:所说指的是说出的话语或言论。
无行(wú xíng)的意思:没有行动力或无所作为。
相过(xiāng guò)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小事(xiǎo shì)的意思:指琐碎的事情、微不足道的事情。
行车(xíng chē)的意思:指人们行驶车辆,特指车辆行进。
摇扇(yáo shàn)的意思:指虚假的表面现象,空洞的言辞或虚有其表的举动。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人们因酷热而产生的种种不适与尴尬情景。诗人以讽刺的口吻,通过对比不同人群在炎热天气中的表现,展现了社会各阶层对高温的不同应对方式。
首句“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酷热的三伏天,连行人都难以忍受,纷纷避暑不出。接着,“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描述了人们选择在家休息,避免外出的情景,体现了人们对于炎热天气的普遍反应。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通过“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这一句,将焦点转向了那些不顾炎热,仍然上门拜访的人。这不仅讽刺了他们的鲁莽行为,也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考虑他人感受的行为模式。
接下来,“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描绘了主人面对突然来访的客人时的无奈和尴尬,进一步强化了前文的讽刺意味。通过“谓当起行去,安坐正跘跨”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讽刺了客人在主人面前的尴尬处境,以及他们试图离开却又难以脱身的窘态。
“所说无一急,唅一何多”则揭示了客人在与主人交谈时的啰嗦和不切实际的言论,进一步增加了讽刺的效果。最后,“疲瘠向之久,甫问君极那”通过主人对客人长时间谈话的疲惫反应,再次强调了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
“摇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形象地描绘了在炎热天气下,人们即使采取了各种防暑措施,仍然难以避免身体的不适。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现实感,也深化了对高温天气下人们生活状态的描绘。
“莫谓此小事,亦是人一瑕”提醒读者,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际上反映了人性中的某些弱点或不足。“传戒诸高朋,热行宜见诃”则是诗人对社会大众的呼吁,希望人们在面对高温或其他挑战时,能够更加体谅他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巧妙的讽刺手法,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在面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反应,同时也提出了对社会行为和人际交往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忆母
惊心触目,记去年此际,高堂痛苦。
别后凄惶多少事,更与何人细数。
大梦醒时,爱缘断否,竟忽飘然去。
画图空挂,依依相对无语。
便是海北天南,追寻有路,泉下知何许。
血泪一笺谁与寄,风送纸灰如雨。
望影摹声,疑踪问迹,梦里浑难据。
魂招不返,五更凄断钟声。
玲珑四犯.书中乾蝴蝶
展玩牙签,惜粉翅如新,犹缀荃翠。
别却芳丛,那管落红铺地。
且喜风雅常亲,更不逐、花风飘坠。
待欲随、脉望餐仙,可怕高吟惊睡。
幽斋满架云笺腻。一任它、蚋趋萤避。
笑侬未技凋虫手,偕和郢都清吹。
惟学谢逸生怜,难效元婴才思。
想是魂何处,应忆碧苞丹穗。
沁园春·其一鬓
梦警身慵,春融臂软,懒去盘鸦。
偏一生爱好,妆台强设,同心学制,巧样新誇。
剔缕挑丝,撩云掠月,何事工夫著意加。
天然处,又教人簪上,一两枝花。
妆成自惜容华,悔负了,芳年未破瓜。
把玉簪细绾,小鬟相伴,金钗暗卜,夫婿谁家。
临水还窥,扶栏略整,风送花香压鬓斜。
谁知道,有一双蝴蝶,飞上窗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