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新竹》由宋代诗人王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竹与诗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
首句“我不疏君君自疏”,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视为“君”,表达出竹子与诗人之间既非刻意亲近亦非疏远的状态,仿佛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和自然的和谐。这里的“疏”字,既有疏远之意,也暗含着疏朗、清高的意味,暗示了竹子的高洁品格和诗人对这种品格的欣赏。
次句“此君于我定何如”,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关系的探讨,诗人似乎在思考竹子在他生命中的角色和意义,表达了对竹子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和对其价值的肯定。这里的“此君”不仅指竹子,也暗喻了那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或事物。
后两句“中庭明月常常在,卷地风来不扫除”,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环境,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庭院、微风吹拂的宁静画面。明月象征着永恒与纯净,而“卷地风来不扫除”则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不可抗拒性,同时也寓意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变化与挑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面对变化时的平静与从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竹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不仅赞美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也反映了诗人对和谐、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