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陶渊明诗》
《读陶渊明诗》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渊明才力高,诗语萧散

矫首末事阔步探幽远。

若不相属,再味意方见。

旷然闲寂中,奇趣高蹇嵼。

众辞肆滂葩奸怪舒惨

彫刻虽云工,真风平澹

距今百年,有作皆愧赧

予尝跂清尘忽忽相感

安得起从游绝顶与同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oyuānmíngshī
sòng /

yuānmíngcáigāoshīzuìxiāosàn

jiǎoshǒujuānshìkuòtànyōuyuǎn

chūruòxiāngshǔzàiwèifāngjiàn

kuàngránxiánzhōnggāojiǎn{zuǒshānyòuchǎn}。

zhòngpāngjiānguàishūcǎn

diāosuīyúngōngzhēnfēngzàipíngdàn

jīnbǎiniányǒuzuòjiēkuìnǎn

chángqīngchénxiānggǎn

āncóngyóujuédǐngtónglǎ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才力(cái lì)的意思:指才华和能力。

从游(cóng yóu)的意思:指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高蹇(gāo j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困难或进展缓慢。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蹇嵼(jiǎn chǎn)的意思: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奸怪(jiān guài)的意思:形容人心险恶,行为狡诈阴险。

矫首(jiǎo shǒu)的意思:矫正颈项,形容人的态度高傲自大。

距今(jù jīn)的意思:指离现在的时间间隔。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旷然(kuàng rán)的意思:形容景象宽广壮丽,寂静无人的样子。

愧赧(kuì nǎn)的意思:指因感到羞愧而脸红或难堪的表情。

阔步(kuò bù)的意思:指大步行走或行动自信、有决心。

末事(mò shì)的意思:指最后的事情,事情的末尾阶段。

滂葩(pāng pā)的意思:形容花朵开得茂盛、繁花似锦的景象。

平澹(píng dàn)的意思:平和宁静,心境平缓而稳定

奇趣(qí qù)的意思:形容非常有趣、古怪或离奇。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诗语(shī yǔ)的意思:指诗人的语言表达。

舒惨(shū cǎn)的意思:形容非常舒服或者非常惬意的状态。

探幽(tàn yōu)的意思:探索深奥的道理或事物,寻找隐藏的真相。

闲寂(xián jì)的意思:指清闲寂静,没有喧嚣和繁忙。

相属(xiāng zhǔ)的意思:指两者互相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感(xiāng gǎn)的意思:指两人或多人之间产生共鸣、感触相投的情感。

萧散(xiāo sàn)的意思:形容人们的生活或行为松散、不规律,没有秩序

幽远(yōu yuǎn)的意思:幽远指的是景色或地方宁静、清幽、远离尘嚣的意思。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真风(zhēn fēng)的意思:真实的风。比喻真实、真诚的言行。

注释
渊明:陶渊明。
萧散:疏淡、自由。
矫首:抬头。
捐:放下。
阔步:大步前行。
初若:起初好像。
再味:深入品味。
旷然:空旷。
闲寂:宁静。
奇趣:奇特趣味。
高蹇嵼:高远的意境。
肆:充分。
滂葩:丰富。
奸怪:奇特。
舒惨:喜怒变化。
工:精致。
真风:真实风格。
平澹:平实淡泊。
愧赧:感到羞愧。
跂:向往。
清尘:清雅。
忽忽:恍惚。
安得:如何能。
绝顶:山顶。
同览:一同欣赏。
翻译
陶渊明才华出众,他的诗歌语言最为疏淡。
他抬头放下琐事,阔步探索深远的意境。
起初看似不相连,深入品味才能体会其深意。
在空旷宁静中,他的诗藏着奇特的趣味和高远的意境。
众多辞藻丰富,但他的诗却显露出真情实感,或喜或悲。
尽管雕琢精细,但他的风格追求的是平实淡泊。
他的作品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仍然让人感到羞愧。
我曾向往他的清雅,气息间仿佛有所感应。
如何能追随他的足迹,一同登顶欣赏那壮丽景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复的作品,读的是东晋时期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全诗通过对陶诗风格和内涵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的赞赏和个人情感上的共鸣。

首句“渊明才力高,诗语最萧散”点出了陶渊明诗作的两大特点:一是才思敏捷,二是语言自然简淡,不矫揉造作。这正是陶渊明田园诗风格的典型特征,他善于以清新自然的情怀和笔触,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境界。

“矫首捐末事,阔步探幽远”进一步强调了陶诗中对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细腻入微的刻画。"矫首捐末"指的是陶渊明在创作时不拘泥于形式,而能随意发挥;"阔步探幽远"则形容他常以深邃的脚步去探寻那些隐秘而又遥远的事物和景象。

“初若不相属,再味意方见”表明了陶诗的深度,读者需要反复品味才能完全领略其中的韵味和哲思。这也正是陶渊明作品的一大特色——浅显中藏着深邃。

“旷然闲寂中,奇趣高蹇嵼”则描绘了陶诗中的生活情趣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旷然"形容一种悠然自得的情境;"闲寂"指的是一种超脱尘嚣、心神宁静的状态;"奇趣高蹇嵼"则强调了陶诗中那种既古朴又不失高雅的趣味。

“众辞肆滂葩,奸怪露舒惨”批评了一些过于雕琢、华丽而失真实感的文学作品,与之相比,陶渊明的诗作更显得质朴而含蓄。

“彫刻虽云工,真风在平澹”进一步肯定了陶渊明诗歌的真实性和艺术价值。"彫刻"指的是雕琢刻意的文辞;"云工"则意味着雕琢到极致;而"真风在平澹"则表达了真正的文学风格应该是平淡自然,恰如陶诗中的境界。

“距今几百年,有作皆愧赧”表明李复对陶渊明作品的崇敬之情,并自谦自己的创作远不及陶渊明。"有作"指的是陶渊明留下的诗篇;"皆愧赧"则是作者谦虚,觉得自己面对这些经典作品时,都感到惭愧。

“予尝跂清尘,忽忽气相感”则是李复个人情感的流露。他也曾试图超脱世俗纷扰("跂清尘"),并在阅读陶诗时突然感到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忽忽气相感")。

最后,“安得起从游,绝顶与同览”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像陶渊明那样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极致境界。"安得"是表示期望;"起从游"则意味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绝顶"形容最高的景观或境界;"与同览"则表达了希望能与陶渊明这样的诗人一道,共同领略那高远的艺术世界和心灵所及之处。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哭吟村弟

骨肉凋残祚已衰,雁行中断更伤悲。

九原相见方知父,一病难延为忌医。

踽踽吾身嗟独在,茫茫天道苦无知。

聪明福命兼原少,夭折翻嫌汝不痴。

(0)

自双溪归,复泛剑潭

暗川如画入眸赊,百转清流曲复斜。

岩畔风微修竹静,松巅日冷片云遮。

穿林野蝶随樵担,掠水鱼鹰避钓槎。

我爱澄潭好烟景,寻幽几度欲移家。

(0)

书叹·其三

连朝咄咄自书空,蠖屈胡能气若虹。

望重筹谋方有济,权轻韬略总无功。

云山何处堪栖隐,海甸于今尚扰戎。

回忆去年当此日,堕鸢跕跕炎蒸中。

(0)

谭生行

谭生家近滕王阁,文酒笙歌恣欢乐。

轻掷珍珠买绿娥,高吹玉笛招黄鹤。

兴酣好作狭邪游,六博还挥十万筹。

囊金散尽不复惜,由来浪子难回头。

繁华转盼悲萧索,歌场几唱「莲花落」。

肯为饥驱重出门,远抵闽中事游幕。

铁板长歌海上来,耆卿到处绮筵开。

销魂重作扬州梦,落魄谁怜记室才。

轻靴窄袖自豪举,逢场肯演参军舞。

酒酣耳热起催花,当筵笑击三挝鼓。

白雪纷飞曲调成,银筝锦瑟停无声。

主人不语客不饮,如闻仙乐同移情。

閒来访我潜园里,郤生一见令人喜。

花晨月夕时过从,论交敢信成知己。

尊前忽听翻骊歌,送君南浦愁春波。

飘梗可怜游子苦,赠绨莫道故人多。

求名谋利都难遂,途穷转恨妻孥累。

一朝挈眷入吾门,当年张绪伤憔悴。

容颜异昔堪惊疑,踌躇未语生先知。

细诉别来不得志,贫侵病迫难支持。

形骸消瘦态衰老,深恐微躯同露草。

茫茫海内无知音,就化无如此地好。

我闻其语骇且怜,急开客座相留延。

閒居不使筹珠桂,佳日依然乐管弦。

诗酒盘桓将两载,膏肓二竖终为害。

身后能教碧玉随,膝前祗剩文姬在。

沧溟浩渺魂难还,骸骨何由归故山。

一抔新穴堆黄土,五夜空闺泣绿鬟。

娇雏转瞬年十七,为赋桃夭吾事毕。

九原相见庶无惭,一肩重负欣差释。

清明时节雨潇潇,自倾杯酒墓门浇。

回思旧事泪痕湿,翻成楚词将魂招。

我为谭生歌一曲,魂兮若在暗中哭。

灵风捲地是耶非,墓畔白杨飞蔌蔌。

(0)

次韵答松潭广文「园中咏菊」

费尽经营计,才成满圃香。

黄疑橙累颗,白肖雁分行。

晚节欣佳色,平明爱淡妆。

一观珠玉句,累我兴难偿。

(0)

乌眉崎遇雨

汗多衣褦襶,峻岭道崔嵬。

酷日蒸雷出,奔云挟雨来。

沟渠鸣急水,野径绝纤埃。

顷刻旋开霁,斜阳照路隈。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