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以四得名,举其大者耳。
导淮自桐柏,东会入于海。
淮已让河兮,泗亦济运矣。
安得奏底绩,吾民免垫圮。
趵突(bō tū)的意思:形容人行动冲动、莽撞、鲁莽,缺乏思考和考虑。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底绩(dǐ j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底细、真实的本质。
地志(dì zhì)的意思:指地方志书,也用来形容详细记录事物情况的文字。
而况(ér kuàng)的意思:表示除了前面所说的情况之外,还有更加严重或重要的情况。
凡有(fán yǒu)的意思:指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价值。
古异(gǔ yì)的意思:古老而奇特
稽古(jī gǔ)的意思:指反复研究、反复琢磨,以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济运(jì yùn)的意思:指帮助人们解决困难,使事情得以顺利进行,也可指救济困苦人民。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括地(kuò dì)的意思:括地指控制地盘,占有地界。
陪尾(péi wěi)的意思:指在背后陪着、跟随着,形容某人或某物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帮助或陪伴着另一人或另一物。
亲临(qīn lín)的意思:亲自到场或亲自经历某事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宿志(sù zhì)的意思:指旧日的志向或抱负。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泗水源》。诗中描绘了泗水源的壮观景象,以及对泗水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括地志泗源,在兖州陪尾”点明了泗水源的位置,位于兖州的陪尾。接着“稽古有宿志,而况亲临是”表达了诗人对泗水源的深厚兴趣和亲自考察的意愿。接下来的“潨潨翻趵突,不知凡有几”描绘了泗水源水流湍急,如同趵突泉般翻腾不息的景象,生动形象。
“云以四得名,举其大者耳”则是在赞叹泗水源的名声之大,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水量丰富,更是因为它在历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接下来“导淮自桐柏,东会入于海”描述了泗水与淮河的关系,以及最终汇入大海的过程。
“淮已让河兮,泗亦济运矣”则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淮河让位,泗水却依然承载着重要的运输功能。最后“均非禹贡故,今古异如此”表达了对古代治理水系的敬仰,同时也感叹古今差异。
“安得奏底绩,吾民免垫圮”则是诗人的心愿,希望泗水源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人民免受洪水的侵袭,过上安定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民生的关怀。
耕壁平烟,遗簪断浦,何年占此幽深。
鱼鸟亲人,扁舟一往难寻。
红衣画里烟波隐,甚灌园、心事如今。
最无聊、游子年年,凄动骚吟。
风裳水佩知无数,问江湖满眼,何似山林。
故国天涯,相携却怕登临。
斜阳正在花开处,镇销凝、淡粉黄金。
惹闲愁、春去方生,秋到争任。
旧月东篱。傍素怀又堕,林密人稀。
故宫秋好,自饶胜赏,重阳过也,怎道佳期。
更消几个黄昏待,去情尚、依约宫眉。露未晞。
数枝泪菊,如梦桥扉。屏风画幅流离。
奈镜边遍倚,不似渔矶。
鬓丝低看,江湖更远,疏星仰见,风雨仍希。
暗尘不到高寒处,淡阑槛、霜色微微。细漏移。
夜窗定怨归迟。
闹红旧馆,飞鹭乍落,兰棹先杳。蘋上风小。
翠澜荡作轻绡弄微照。暗萤又巧。
檐际数点,偏赚星早。寒袖香少。
就中宛转莲丝向人抱。
步袜去尘寂,梦冷薰风离苑道。
谁见趁凉鸳鸯波语俏。剩放鸭秋谈,渔钓堪老。
所思江渺。但对酒簪花,哦句欹帽。
数流光、燕昏莺晓。
飞絮时光,熟梅天气,片帆又到扬州。
绕荒城十里,尚似旧淮流。
过多少、寻常巷陌,衔泥飞燕,何处勾留。
望红楼人语,沉沉深押帘钩。
杜郎老去,有何人、能诉清愁。
喜学语雏莺,新声百舌,不解含羞。
好向绿阴深处,西风动、怕报凉秋。
已酴醾开到,行人休忆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