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仓 台 准 朝 旨 牒 县 礼 请 讲 行 荒 政 以 疾 弗 果 出 宋 /钱 时 溪 山 闲 袖 经 纶 手 ,畎 亩 能 忘 康 济 心 。霈 泽 自 天 难 出 位 ,空 惭 有 问 到 云 林 。
- 注释
- 溪山闲袖:山水之间的宁静,比喻轻松的环境。
经纶手:治理国家的大才,形容有才能的人。
畎亩:田野,代指农耕生活。
康济心:关心民生,济世救民之心。
霈泽:大雨或恩泽。
出位:超越自己的位置,引申为居功自傲。
空惭:徒然感到惭愧。
云林:隐居之处,象征远离尘世。
- 翻译
- 溪山美景悠闲地映衬着忙碌的手,田间劳作也能忘却治国济世的忧虑。
恩惠如雨从天而降,我却难以居功,只能在云林深处感到惭愧,因为有人询问我的政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形象,他虽然身怀经纶之才,却选择在溪山田园间过着悠闲的生活,仿佛忘记了自己曾有的匡扶天下之心。"畎亩能忘康济心"表达了他对农事的热爱和对百姓疾苦的挂念,即使在田间劳作也能体现他的忧民情怀。
然而,诗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霈泽自天难出位"暗示了他虽有施恩于民的愿望,但因身体疾病未能亲自实施荒政,这让他感到遗憾和无力。最后,他对于未能履行职责感到惭愧,只能仰望云林,期待自己的心意能通过某种方式传达给百姓。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状况的感慨。钱时作为宋代官员,其诗歌往往富有深沉的社会关怀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朱寅仲写杏林春意图为内相素轩公题
何人貌此春意图,杏花照眼红模糊。
滇城朱氏称好手,点染自谓当时无。
初疑桃源在人境,溪水无风明似镜。
落红满岸误渔船,不见秦人来问讯。
复疑金谷桃李春,东风红紫几回新。
豪华转首成消歇,不见花前劝酒人。
摩挲细认久乃得,知是匡庐董仙宅。
门外青山万仞高,香炉五老森罗列。
天然一段幽奇趣,金削芙蓉隔旧世。
个中茅屋几人家,流水閒云自来去。
飞岚掩翠望中迷,古木寒藤夹岸垂。
抱琴来访者谁子,径度不避溪桥危。
苍苔白石连松岛,五陵游侠经过少。
门静常时下鹿群,溪晴几见飞鸥鸟。
先生开窗心澹如,手摊一卷岐黄书。
平生有志在经济,不作良相为良医。
活人不取青蚨直,种杏成林还自适。
年年花发正春风,一片朝霞绚晴日。
朝霞一片树头红,赤城彷佛遥相通。
从来种德知多少,但见春深子满丛。
实成更有于菟守,不似邻园杂花柳。
綵云遮户最宜诗,香雪扑帘堪对酒。
先生一去经几霜,画图高行至今扬。
苏耽橘井应同调,王母桃花可并芳。
文章内相耽清致,购图不惜千金费。
高堂相对澹忘情,移得山林在城市。
《朱寅仲写杏林春意图为内相素轩公题》【明·童轩】何人貌此春意图,杏花照眼红模糊。滇城朱氏称好手,点染自谓当时无。初疑桃源在人境,溪水无风明似镜。落红满岸误渔船,不见秦人来问讯。复疑金谷桃李春,东风红紫几回新。豪华转首成消歇,不见花前劝酒人。摩挲细认久乃得,知是匡庐董仙宅。门外青山万仞高,香炉五老森罗列。天然一段幽奇趣,金削芙蓉隔旧世。个中茅屋几人家,流水閒云自来去。飞岚掩翠望中迷,古木寒藤夹岸垂。抱琴来访者谁子,径度不避溪桥危。苍苔白石连松岛,五陵游侠经过少。门静常时下鹿群,溪晴几见飞鸥鸟。先生开窗心澹如,手摊一卷岐黄书。平生有志在经济,不作良相为良医。活人不取青蚨直,种杏成林还自适。年年花发正春风,一片朝霞绚晴日。朝霞一片树头红,赤城彷佛遥相通。从来种德知多少,但见春深子满丛。实成更有于菟守,不似邻园杂花柳。綵云遮户最宜诗,香雪扑帘堪对酒。先生一去经几霜,画图高行至今扬。苏耽橘井应同调,王母桃花可并芳。文章内相耽清致,购图不惜千金费。高堂相对澹忘情,移得山林在城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5467c70ef01268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