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六十二首·其四》
《颂六十二首·其四》全文
唐 / 道世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三山羽化无成,五热殷忧徒自萦。

并入繁笼处尘馆,何如寂虑出危城

镜智圆规光且净,月行驰轮皎复晴。

侧径崎岖尔回辙,通庄达老岂同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并入(bìng rù)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关的事物合并在一起,共同成为一个整体。

侧径(cè jìng)的意思:指绕过正道而采取的曲折方法或途径。

达老(dá lǎo)的意思:达到年老的程度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危城(wēi chéng)的意思:指处境危险、难以保全的城市或地方。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殷忧(yīn yōu)的意思:极度忧虑,非常担心

羽化(yǔ huà)的意思:指鸟类蛹化为成鸟,比喻人经过苦难后获得新生。

圆规(yuán guī)的意思:比喻言行严谨,不偏不倚,合乎规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升华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与外在环境的对比。首句“三山羽化竟无成”,表达了对理想境界难以达到的感慨,隐含着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接着,“五热殷忧徒自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感,热望、忧虑等情感在心中盘旋,却无法转化为实际的成就。

“并入繁笼处尘馆,何如寂虑出危城。”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身处喧嚣尘世的束缚与渴望心灵的宁静。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世俗、摆脱烦恼的方法,表达了一种向往超脱的精神追求。

“镜智圆规光且净,月行驰轮皎复晴。”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内心的智慧比作镜子,强调其光明、纯净的特点;同时,月亮的运行被比作时间的流转,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平静。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

“侧径崎岖尔回辙,通庄达老岂同征。”最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复杂。侧径崎岖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挑战与困难,而“回辙”则可能暗指反复尝试与探索。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通庄达老岂同征”,意味着尽管道路艰难,但最终达到精神成熟与智慧的老年,所走的道路与年轻时完全不同,强调了成长与变化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升华过程中面对的挑战、内心的挣扎以及最终实现超越的可能。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洞察,也传达了对精神自由与内在平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道世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六言诗十章·其四

名与身孰亲。哀哉世俗徇荣。驰骛竭力丧精。

得失相纷忧惊。自贪勤苦不宁。

(0)

题李刚烈公遗像敬成五律四章·其一

闻说干镆器,腾辉正少年。

万言空献策,一障竟乘边。

小试原堪惜,孤忠更懔然。

东林遗泽在,大节继先贤。

(0)

赋得鲞鹤

鲞也堪为鹤,无端变化中。

鳞曾游北海,翮又振园东。

脱俗今番梦,余腥昨夜风。

莫教嫌朽腐,竟得诩玲珑。

羽合频添白,尘犹未厌红。

帘前鹦鹉伴,雅制一何工。

(0)

赋得僧敲月下门

古寺更深静,僧归自近郊。

叩门看影立,与月订神交。

衣钵安檐下,袈裟隐树梢。

钟声寒雪笠,昙梦到云坳。

寂寞听山籁,扶疏吐竹包。

诸天星皎洁,闲照几回敲。

(0)

睢州早行

征途侵晓觉衣寒,马足迟迟意不欢。

一片鸣鸡惊旅梦,半钩残月照归鞍。

云迷树色天将曙,风送花香露未乾。

自笑年来何碌碌,韶光几度客中看。

(0)

春阴

连朝薄雨晓风尖,绿意初肥水涨添。

暗酿春痕莺抱梦,寒迟花信燕归帘。

烟迷柳絮枝难飐,雾绕蘼芜砌自粘。

问到南朝无数寺,楼台都被水云兼。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