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听(bù tīng)的意思:不听指的是不听从劝告或建议,不接受教导。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分量(fèn liàng)的意思:表示事物的重要性、价值或重量。
近人(jìn rén)的意思:接近人群,与人为善,待人友好。
肯认(kěn rèn)的意思:表示心甘情愿地承认或接受某种事实或观点。
理顺(lǐ shùn)的意思:整理、调整、协调
量力(liàng lì)的意思: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合理评估和估计事物的大小、程度、重要性等。
面前(mià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的、当前的、即将发生的事物。
明人(míng rén)的意思:聪明、明智的人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为善(wéi shàn)的意思:指言行端正、品行良好,乐于助人,做善事的意思。
言语(yán yǔ)的意思:言辞、语言。
疑难(yí nán)的意思:指困难、难题或疑问。
知机(zhī jī)的意思:了解情况,明白其中的门道。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邵雍所作,名为《感事吟》。邵雍,字尧夫,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哲理见长,这首《感事吟》亦不例外。
诗中首先提出“为善大宜量力分”,意在强调行善应根据自身能力而定,不可盲目追求。接着,“知机都在近人情”则指出把握时机的关键在于贴近人性,顺应人心。这两句诗体现了邵雍对于道德实践与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
“人情尽后疑难入,力分量时事自平”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在充分理解人情世故之后,许多困扰自然会迎刃而解;而合理分配力量,在适当的时间采取行动,事情往往能趋于平稳。这里蕴含着对社会秩序与个人行为之间关系的洞察。
“理顺面前皆道路,义乖门外是榛刑”则表达了遵循道理与正义的重要性。在理性的引导下,任何问题都能找到解决之道;反之,背离正义的行为则会导致混乱与惩罚。这两句诗强调了道德与理性的价值。
最后,“何人肯认此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表达了诗人对世人未能真正理解和接受这些道理的感慨。他指出,尽管这些话语清晰明了,但似乎很少有人愿意去倾听和实践。
整体而言,《感事吟》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道德实践、社会和谐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邵雍作为理学家的独特视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买陂塘
乘轻桡、满船凉翠,载将明月同去。
蝉声唤醒红闺梦,引我花间容与。天乍曙。
浑不辨、瀰瀰万顷湖山路。烟波深处。
看架树为巢,结芦作屋,只有老渔住。
看花意,安得与花常聚。芳情领略何许。
荷花似与侬相识,隔浦盈盈欲语。且慢诉。
还怕被、闲鸥听去先相妒。重来恐阻。
索折取卿卿,携归珍重,付与胆瓶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