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牵多梦,高堂候举杯。
蘼芜江畔草,应挽使船回。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荡夷(dàng yí)的意思:指平定叛乱、消除内乱。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蘼芜(mí wú)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景色美丽。
堂候(táng hòu)的意思:指等待在正厅或大堂中的客人,也比喻等待时机或机会。
铜台(tóng tái)的意思:指官职高而权力大的地方。
王门(wáng mén)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家族或门第。
下来(xià lái)的意思:从高处或远处移动到低处或近处。
玉节(yù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邺城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浩荡夷亭意”,以“浩荡”形容离别的思绪广阔无垠,犹如夷亭边的景色,给人以辽阔深远的感受。接着“经过邺下来”,点明了友人即将前往的目的地——邺城,这一地点在古代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增添了诗作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王门占玉节,春日上铜台”两句,通过“王门”、“玉节”、“春日”、“铜台”等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不仅描绘了友人前往邺城时的壮丽景象,也暗含了对友人身份的尊贵和旅途的荣耀。其中,“玉节”常指官员出行的仪仗,而“铜台”则是古代宫殿建筑的象征,两者结合,既展现了友人的显赫身份,也预示了旅程的辉煌。
“游子牵多梦,高堂候举杯”则转向对友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友人作为“游子”,心中充满着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可能伴随着离家的不舍与思念。而“高堂候举杯”,则表现了家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他们以举杯相迎的方式,表达出对友人安全抵达的期盼和祝福,以及对离别时刻的无奈与伤感。
最后一句“蘼芜江畔草,应挽使船回”,以蘼芜江畔的草木为喻,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蘼芜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生长于江畔,其生命力顽强,象征着友人旅途中的坚韧不拔。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一种希望友人能够平安归来的情愫,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也有对离别时刻的感慨与不舍,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送别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