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九》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九》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吾友陈师道,抱瑟不吹竽

文章扬马,欬唾落明珠

固穷胆气,风壑啸于菟

秋来入诗律陶谢枝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陈师(chén shī)的意思:陈述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吹竽(chuī yú)的意思:指吹奏竽乐,比喻自吹自擂,自我吹嘘。

胆气(dǎn qì)的意思:指勇敢、坚毅的勇气和胆量。

固穷(gù qióng)的意思:指贫穷困困,无法改变的境况。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诗律(shī lǜ)的意思:指诗歌的规律、法则。

师道(shī dào)的意思:指导教诲的道理和方法

陶谢(táo xiè)的意思:陶谢是指以陶瓷器物作为礼物或感谢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扬马(yáng mǎ)的意思:指马奔跑时昂首扬鬃,形象地比喻骄傲自大、得意忘形。

于菟(yú tú)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特定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不得体或不恰当。

枝梧(zhī wú)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高尚,如同大树的枝叶一样茂盛。

陈师道(chén shī dào)的意思:指人们对陈旧的观念、思想、方法的盲从和死板坚持。

抱瑟不吹竽(bào sè bù chuī yú)的意思:形容人只会学习而不实践,只会空谈而不行动。

翻译
我的朋友陈师道,怀抱古瑟却不吹笙。
他的文章如同扬雄和司马相如般华丽,字句间仿佛明珠落地。
他坚守贫困有骨气,如同山风中的猛虎在山谷中长啸。
秋天来临,他的诗韵更加严谨,连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大诗人也无法与他比肩。
注释
吾友:我的朋友。
陈师道:人名,指诗人陈师道。
抱瑟:怀抱古瑟,象征其文学修养。
吹竽:吹笙,比喻追求世俗名声。
文章:指诗文。
似扬马:像扬雄(扬子云)和司马相如(司马迁之子)。
欬唾落明珠:形容文辞华美,如明珠般珍贵。
固穷:坚守贫困。
胆气:勇气和骨气。
风壑啸于菟:在山谷中像老虎一样啸叫,象征其豪放不羁。
秋来:秋季来临。
诗律:诗歌的格律。
陶谢:陶渊明和谢灵运,均为著名诗人。
不枝梧:无法与之匹敌,形容陈师道的诗才超越他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九)》。诗中,黄庭坚以“吾友陈师道”开篇,赞美他的朋友陈师道才华出众,不同于那些只会附庸风雅的人,他像扬雄、司马相如一样,文章犀利,言辞间犹如明珠般璀璨。接着,诗人称赞陈师道在贫困中仍保持坚韧的气节,如同猛虎啸傲山林,显示出不凡的胆识。

“固穷有胆气,风壑啸于菟”这两句形象生动,描绘出陈师道面对困境时的豪迈与独立。最后,黄庭坚提到秋天来临,陈师道的诗歌更加融入了秋意,连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大诗人都难以企及他的诗艺之高超。整首诗表达了对陈师道才情的赞赏以及对他独特人格的敬佩。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题槐庭双身小照·其三

双株玉树倚春风,惊座真逢两孟公。

笑问红尘来几度?前身可与后身同。

(0)

竹溪寺

溪水潺潺绕寺凉,地无人迹世缘忘。

谁能抛却城中去,看竹山门立夕阳。

(0)

夏日病室作

萧疏花市似僧寮,一榻茶烟远俗嚣。

地净吸来空气好,身閒养得睡魔骄。

卧闲汽笛知车过,坐置冰囊觉暑消。

问疾客时携果饵,挽留情话破无聊。

(0)

雾峰杂咏十首.五.颐圃

小院花深鸟弄娇,璃窗书画映明描。

一生为善东平乐,不爱朱楼赋洞箫。

(0)

谢张子材惠龙眼·其二

筠笼满贮素书俱,驰驿迢迢十里途。

敢作寻常佳果视?深情一颗一骊珠。

(0)

哭沈笛亭·其一

南阮交情两世深,修文地下去相寻。

阿咸哭罢重思籍,落日悲风满竹林。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