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观 运 粮 图 宋 /陆 游 王 师 北 伐 如 宣 王 ,风 驰 电 击 复 土 疆 。中 军 歌 舞 入 洛 阳 ,前 军 已 渡 河 流 黄 。马 声 萧 萧 阵 堂 堂 ,直 跨 井 陉 登 太 行 。壼 浆 箪 食 满 道 傍 ,刍 粟 岂 复 烦 车 箱 ?不 须 绝 漠 追 败 亡 ,亦 勿 分 兵 取 河 湟 ;但 令 中 夏 歌 时 康 ,千 年 万 年 无 馈 粮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败亡(bài wáng)的意思:指战败、灭亡。
北伐(běi fá)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对北方进行军事进攻,特指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反对北洋政府的军事行动。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车箱(chē xiāng)的意思:指车厢,比喻人的内心或思想。
驰电(chí diàn)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
刍粟(chú sù)的意思:指平凡的人或事物。
箪食(dān sì)的意思:指简朴的饭食和饮料。
电击(diàn jī)的意思:用电流刺激人体,比喻言辞或行动给人带来强烈的震动或刺激。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分兵(fēn bīng)的意思:将军带兵分为两个或多个部分,分别行动。
风驰(fēng chí)的意思:风驰意指风一样的速度驰骋,形容快速奔驰的样子。
复土(fù tǔ)的意思:指修复土地,使其恢复原貌或重新耕种。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河湟(hé huáng)的意思:河湟是指黄河和湟水的合称,也用来比喻边疆地区。
壶浆(hú jiāng)的意思:指酒和饭菜,也泛指酒食。
井陉(jǐng xíng)的意思:指坚固如井、险要如陉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安全稳固的地方。
军歌(jūn gē)的意思:指战争中士兵们齐心协力、高歌壮志的场景,比喻众人同心协力,斗志昂扬。
馈粮(kuì liáng)的意思:指供给粮食,也比喻给予帮助或支持。
流黄(liú huáng)的意思:形容大量的黄沙流动,比喻人世间的繁华景象短暂而虚幻。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前军(qián jūn)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先锋的部队或个人,也可比喻在某个领域中起到先导作用的人或事物。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时康(shí kāng)的意思:形容时运顺利,身体健康。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土疆(tǔ jiāng)的意思:指边疆地区,特指偏远、边远的地方。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中夏(zhōng xià)的意思:指夏天中间或夏天的中期。
中军(zhōng jūn)的意思:中军是指军队中的核心力量,也可以指挥军队的主要将领。
风驰电击(fēng chí diàn jī)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如风一般疾驰,电一般迅猛。
壶浆箪食(hú jiāng dān shí)的意思:指简朴的饭食和生活。
- 注释
- 王师:朝廷军队。
宣王:周朝的一位贤明君主。
风驰电击:形容行动迅速,像风和电一样。
中军:军队的中央部分。
壶浆箪食:百姓用壶盛酒、用箪装饭,表示欢迎和慰劳。
刍粟:粮草。
绝漠:沙漠地带。
馈粮:供给军队的粮食。
- 翻译
- 朝廷军队北伐如同周宣王时期,快速迅猛收复失地。
中军载歌载舞进入洛阳城,前锋部队已经渡过黄河黄沙滚滚。
战马嘶鸣,阵容雄壮,直指井陉,翻越太行山。
沿途百姓献上酒浆食物,粮草无需再用车辆装载。
不必远征沙漠追击败敌,也不必分散兵力夺取河湟地区。
只要中原安定,歌颂太平,千百年来无需再供应军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军队北伐的情景,以宣王时期的勇猛形象为喻,展现了军队行动迅速,势如破竹,收复失地的决心。诗人笔下的中军在凯歌声中进入洛阳,前锋部队已经过了黄河,显示出军队的威势和士气高昂。马蹄声中,大军跨越井陉,直指太行,沿途百姓箪食壶浆相迎,表达出对官军的欢迎和支持,物资供应无需车辆运输,显得后勤保障得力。
诗人强调,此次北伐并非为了穷追败敌或扩张领土,而是为了确保中原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再需要长期供给军粮。他期盼这样的局面能长久保持,国家安定,人民富足,千百年来不必再担忧战争带来的粮草问题。整首诗洋溢着积极的军事策略和深厚的民生关怀,体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河冰
扁舟多艰虞,与我平日类。
初乘滂洋流,旋涉冻浅地。
日西阴风作,夜半流澌至。
悄然孤寂枕,觉此凝冽气。
河声噤不喧,灯花结复坠。
忽来触舟去,声与裂帛似。
平明发窗扉,吏卒僵未起。
奔腾阵马过,汹涌晴云驶。
纷纷散环玦,卷卷浮席被。
汇流忽腾蹙,曲岸相撑抵。
攲危起丘山,汗漫接洲沚。
连艘恣凌轣,千槌竞纷委。
刚强初悍顽,溃散终披靡。
扫除就虚旷,沿溯弄清泚。
我行无疾徐,乘流得坎止。
偶然追还期,愧此堕千指。
阴阳有定数,开塞亦常理。
穷冬治舟行,嗟此岂天意。
和子瞻焦山
金山游遍入焦山,舟轻帆急须臾间。
涉江已远风浪阔,游人到此皆争还。
山头冉冉万竿竹,楼阁不见门长关。
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胜绝无此闲。
野僧终日饱一饭,与世相视如髦蛮。
门无舟楫断还往,说法教化鼋鼍顽。
偶然客至话乡国,西望落日低铜镮。
岷峨正在日入处,想象积雪堆青鬟。
稻田一顷良自给,仕宦不返知谁扳。
久安禄廪农事废,强弓一弛无由弯。
行逢佳处辄叹息,想见茅屋藏榛菅。
我知此地便堪隐,稻苗旆旆鱼斑斑。
次韵子瞻感旧见寄
少年耽世味,徘徊不能去。
老来悟前非,尚愧昔游处。
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
我虽非君对,顾以兄弟同。
结发皆读书,明月入我牖。
纵横万馀卷,临纸但挥手。
学成竟无用,掩卷空自疑。
却寻故山友,重赴幽居期。
秋风送馀热,冉冉如人老。
衣裘当及时,田庐亦须早。
种竹竹生笋,种稻稻亦成。
浩歌归来曲,曲终有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