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尔何来,吹我门前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拍手(pāi shǒu)的意思:拍手是指用手掌相互碰击发出声音,比喻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赞赏或喜爱。
纱巾(shā jīn)的意思:纱巾是指用纱织成的巾帕,比喻言辞轻柔、委婉。
吴歌(wú gē)的意思:吴歌是指吴地的歌曲,也用来比喻美好的歌声或歌曲。
乌纱(wū shā)的意思:指黑色的头巾或面纱,也比喻隐藏真相或掩盖事实。
饮酒(yǐn jiǔ)的意思:指喝酒,可以泛指饮酒的行为。
御史(yù shǐ)的意思: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职位,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在前(zài qián)的意思:在前指的是在某个位置或者顺序上位于前面。
在后(zài hòu)的意思:在后指的是在某人或某事物之后,表示位置或次序。
执法(zhí fǎ)的意思:指执行法律、规章等的行为。
乌纱巾(wū shā jīn)的意思:指黑色的头巾,比喻掩饰真相、隐瞒事实。
- 鉴赏
这首诗《杂兴》是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诗人与友人欢聚畅饮的场景。
首句“春风尔何来,吹我门前柳”以问句形式开篇,仿佛在询问春风从何而来,轻柔地拂过门前的柳树,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春风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也带来了生命的活力,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和希望的降临。
接着,“呼儿唱吴歌,欸乃齐拍手”描绘了诗人邀请孩子一起唱起吴地的民歌,歌声悠扬,众人齐声应和的情景。这里的“吴歌”指的是吴地的民间歌曲,充满地方特色,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与邻里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御史不在前,执法不在后”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饮酒作乐,不受官府约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倒著乌纱巾,兀兀但饮酒”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醉酒的状态,头上的乌纱巾被倒戴,显得有些放浪形骸,但这也正是他率性而为、不拘小节性格的体现。整首诗通过这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诗人及其朋友们在春日里的欢乐时光,以及他们对自由、快乐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