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潮阳宁公诗韵三首·其二》
《次潮阳宁公诗韵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敖陶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檐头(yán tóu)的意思:指房屋屋檐下的一片狭小空间,也用来比喻处境狭隘或局限。

公案(gōng àn)的意思:公案指的是官府办案的案件。在现代用法中,公案泛指一切案件,特别是引起公众关注的重大案件。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惯曾(guàn zēng)的意思:指习惯性地、经常地做某事。

去留(qù liú)的意思:指离开或留下的选择。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无壁(wú bì)的意思:没有障碍或限制

行色(xíng sè)的意思:指行走时的姿态和神情。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注释
十方:指所有方向,四方之外还有上下。
惯:习惯。
曾:曾经。
游:游历,行走。
孤云:比喻独自一人。
任去留:任凭自己的去留。
莫话:不要提起。
潮阳:地名,在广东。
旧公案:过去的纠纷或案件。
天台: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天台山,也可能是行旅中的目的地。
行色:出行的景象,也可以指旅途的心情。
满檐头:形容满眼皆是,或者心情繁杂。
翻译
我早已习惯在四方无边的世界中游走,
像一片孤独的云,任由自己来去自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次潮阳宁公诗韵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自由自在的飘荡孤云自比,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随性而行的生活态度。"十方无壁惯曾游",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遍游四方,不受任何束缚的经历;"一片孤云任去留"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心境,像孤云般自由自在,任凭心意所往。"莫话潮阳旧公案"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某些纷争或官场是非的淡然,不愿再提及;"天台行色满檐头"则以天台山的景色隐喻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处理,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

敖陶孙
朝代:宋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猜你喜欢

赠别表兄韦卿

新读兵书事护羌,腰间宝剑映金章。

少年百战应轻别,莫笑儒生泪数行。

(0)

过宣上人湖上兰若

十年湖上结幽期,偏向东林遇远师。

未道姓名童子识,不酬言语上人知。

闲花落日滋苔径,细雨和烟著柳枝。

问我别来何所得,解将无事当无为。

(0)

喜陈懿老示新制

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

苦心无闲时,今夕见玉色。

玉色复何异,弘明含群德。

有文如星宿,飞入我胸臆。

忧愁方破坏,欢喜重补塞。

使我心貌全,且非黄金力。

将攀下风手,愿假仙鸾翼。

(0)

宿江馆

江馆迢遥处,知音信渐赊。

夜深乡梦觉,窗下月明斜。

起雁看荒草,惊波尚白沙。

那堪动乡思,故国在天涯。

(0)

新燕

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近邻。

减省雕梁并头语,画堂中有未归人。

(0)

浣溪沙·其三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重工,堕阶萦藓舞愁红。

腻粉半沾金靥子,残香犹暖绣熏笼,蕙心无处与人同。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