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潮阳宁公诗韵三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檐头(yán tóu)的意思:指房屋屋檐下的一片狭小空间,也用来比喻处境狭隘或局限。
公案(gōng àn)的意思:公案指的是官府办案的案件。在现代用法中,公案泛指一切案件,特别是引起公众关注的重大案件。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惯曾(guàn zēng)的意思:指习惯性地、经常地做某事。
去留(qù liú)的意思:指离开或留下的选择。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无壁(wú bì)的意思:没有障碍或限制
行色(xíng sè)的意思:指行走时的姿态和神情。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 注释
- 十方:指所有方向,四方之外还有上下。
惯:习惯。
曾:曾经。
游:游历,行走。
孤云:比喻独自一人。
任去留:任凭自己的去留。
莫话:不要提起。
潮阳:地名,在广东。
旧公案:过去的纠纷或案件。
天台: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天台山,也可能是行旅中的目的地。
行色:出行的景象,也可以指旅途的心情。
满檐头:形容满眼皆是,或者心情繁杂。
- 翻译
- 我早已习惯在四方无边的世界中游走,
像一片孤独的云,任由自己来去自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次潮阳宁公诗韵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自由自在的飘荡孤云自比,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随性而行的生活态度。"十方无壁惯曾游",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遍游四方,不受任何束缚的经历;"一片孤云任去留"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心境,像孤云般自由自在,任凭心意所往。"莫话潮阳旧公案"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某些纷争或官场是非的淡然,不愿再提及;"天台行色满檐头"则以天台山的景色隐喻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处理,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