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方伯徐公入梁》
《送方伯徐公入梁》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夹岸花水春江画船

双旌辞岭日,六传入梁年。

草色申侯里,棠阴召伯田。

勿云河内借,剑履上甘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入(chuán rù)的意思:指信息、消息、声音等传递到某个地方或某个人的意识中。

春江(chūn jiāng)的意思:春江指的是春天的江河,是形容春季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意象。

甘泉(gān quán)的意思:指清净甘美的泉水,比喻清净美好的生活环境或人心境。

河内(hé nèi)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形势已经非常严重或无法解决。

花水(huā shuǐ)的意思:形容花朵在水中漂浮的景象,比喻虚华浮薄、不真实的事物。

画船(huà chuán)的意思:比喻心中所想的事情已经完成或实现。

夹岸(jiā àn)的意思:指两岸的河道或海峡非常狭窄,形成犹如被夹住的状况。

江照(jiāng zhào)的意思:指江河的水照出阳光的光芒,比喻人的才能在某种情况下显露出来。

六传(liù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传播的广泛和快速,形容传播速度极快。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棠阴(táng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凉爽之处,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庇护。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云河(yún hé)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和地面上的河流,形容景色壮丽、美丽动人。

桃花水(táo huā shuǐ)的意思:指女子的月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官员进入梁地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夹岸桃花水,春江照画船”,以桃花盛开的两岸和映照着画船的春江,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景象,既烘托了送别的氛围,也寓意着新官上任的美好开始。

“双旌辞岭日,六传入梁年”两句,通过“双旌”(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所用的旗帜)和“六传”(古代传递文书的工具),形象地描绘了官员启程时的庄重场面,同时也暗示了其即将前往的梁地距离之远,以及此行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草色申侯里,棠阴召伯田”则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官员品德和政绩的期待。申侯与召伯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他们以德治国、勤政爱民的故事广为流传。这里通过“草色”和“棠阴”(棠树的阴影下,常用来比喻官吏的治理之地),寄寓了对官员在新任地能如申侯、召伯一般,以德服人,政绩卓著的期望。

最后,“勿云河内借,剑履上甘泉”一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官员的信任与支持。河内借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而“剑履上甘泉”则是指官员可以携带武器和鞋子直接进入皇宫,象征着皇帝对其的信任和倚重。这句话意味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无需担心,因为有强大的后盾支持,可以放心大胆地履行职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既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和期许,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政治智慧的佳作。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赋得如意

文房紫芝式,制合古而纯。

幻已传秦代,挥惟盛晋人。

何须贵犀玉,雅足尚檀筠。

四座天花落,于斯有底因。

(0)

碧云寺·其二

乳窦淙淙清且渫,竹垆适可试茶槽。

品泉公论应心折,此让江南第二高。

(0)

青龙桥西

西山雨歇岭归云,欲傍林园阅静芬。

石闸繁声才度辔,麦田翠色早依裙。

别无嗜好频来往,只有耕桑系戚欣。

最是今春幸时若,转因时若望怀殷。

(0)

大觉寺·其一

城子言旋日正午,大觉咫尺栖禅处。

鸣鞭取便一徘徊,云峰谓我无来去。

(0)

题沈周写生二十四种·其二十三鸭

鸭凫家野异,应与雉鸡同。

春水萍茵暖,元都蕖露融。

别离叹都尉,荒诞化仙童。

沸卉归群夥,浮深若履空。

(0)

喻言三首·其一

物以少为贵,亦以贵招议。

白石与白玉,未始非一类。

石以为杵臼,玉以为彝器。

人情每视石,泛泛无他计。

于玉乃不然,睨视求瑕备。

以此例其凡,吁哉可知畏。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