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昨无是非,是非日生有。
息交谢浮名,是名亦名否。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大觉(dà jué)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认识或理解达到深刻、透彻的境地。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韩非(hán fēi)的意思:指人心险恶,不可轻信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金口(jīn kǒu)的意思:形容说话有权威、有分量,能够使人信服或感到敬佩。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诉冤(sù yuān)的意思:指向有关部门或法庭申诉自己的冤屈和不公平待遇。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息交(xī jiāo)的意思:停止交往,断绝关系
相尾(xiāng wěi)的意思:指相貌、气质等相似,但在其他方面存在差异。
燕哙(yàn kuài)的意思:形容人们争先恐后,争相追求名利地排队。
养交(yǎng jiāo)的意思:养育友情,培养交往关系
尧舜(yáo shù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君尧和舜,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仁德兼备。
无是非(wú shì fēi)的意思:指人不分是非,不辨是非曲直,不分正邪是非,不管是非曲直,也可指言行放纵,不顾是非曲直。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沈一贯所作,名为《偶成三首(其二)》。沈一贯,字道源,号石田,明朝著名文学家、官员。此诗以议论为主,表达了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反思。
诗中开篇“诉冤大觉前,笑破黄金口”,以“诉冤”与“笑破”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世间存在的不公与虚伪。接着,“今昨无是非,是非日生有”一句,指出是非观念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变化,暗示了道德标准的相对性和复杂性。
“养交猎浮名,是名不能久”则批评了人们为了追求虚名而结交朋友的行为,认为这种行为最终难以持久,暗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紧接着,“息交谢浮名,是名亦名否”表达了作者对于远离世俗名利、寻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尧舜让天下,燕哙从之丑”通过历史典故,将古代圣贤的谦让美德与后世的贪权行为进行对比,强调了道德传承的重要性。“老子与韩非,一传相尾首”则将道家哲学与法家思想并置,探讨了不同哲学体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考贯穿,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通过对比、讽刺和引述历史故事,展现了沈一贯作为文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批判精神。
昼伏夜已动,血人谋其生。
不作林中虎,而为帐下虫。
饥虎有时逢,林密少人行。
微物不可忽,群聚成雷轰。
众觜锥刀铓,矮屋甑釜烹。
肤爪良自忤,扇扑劳迭更。
下车抟猛虎,一死政自轻。
纤纤无所诘,长夜不肯明。
为我驱蜚廉,么么一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