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也玉如泥,锥也囊脱颖。
奢死括驾赵,两眼空无人。
括固不足道,谬甚用括者。
百鍊(bǎi liàn)的意思:形容经过多次磨砺、锤炼后变得坚强、不可动摇。
变风(biàn fēng)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态度或行为突然改变。
薄俗(báo sú)的意思:指言谈、行为轻浮、庸俗不雅。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竞(bù jìng)的意思:不争斗,不争夺。
长平(cháng píng)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和平状态,也可指长时间的稳定局面。
崇虚(chóng xū)的意思:指过分推崇虚幻、不切实际的事物或观念,不重实际。
橐籥(tuó yuè)的意思:橐籥是指古代官员背负的行囊,比喻官员的职责、责任。
发明(fā míng)的意思:指创造出新的东西或方法。
风雅(fēng yǎ)的意思:指文化修养高雅,举止言谈优雅。
割鸡(gē jī)的意思:指以大杀小,不分轻重,毫无区别地对待。
函牛(hán niú)的意思:形容文字、文章有力,有说服力。
阖闾(hé lǘ)的意思:指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的国君,也用来形容君主的尊号。
核实(hé shí)的意思:核实指的是确认或验证事物的真实性、准确性或可靠性。
箕裘(jī qiú)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衣着破旧,不修边幅。
接轸(jiē zhěn)的意思:接受别人的好意、帮助或礼物。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晶晶(jīng jīng)的意思:明亮、清澈、闪耀的样子
空无(kōng wú)的意思:形容空虚无物,毫无内容或价值。
狼虎(láng hǔ)的意思:形容凶猛残暴的人。
良冶(liáng yě)的意思:指善于调和矛盾,化解纷争。
曩时(nǎng shí)的意思:过去的时候,以前的时代。
牛鼎(niú dǐ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超群,比喻人的才能非凡。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善战(shàn zhàn)的意思:善于战斗,擅长作战
呻吟(shēn yín)的意思:指痛苦或不满时发出的低声呻吟声,也可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感。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水浒(shuǐ hǔ)的意思:水浒是指水泽之地,也泛指困境、困难之处。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
题评(tí píng)的意思:指对文章或作品进行评论、评价。
铁炉(tiě lú)的意思:指坚固不动摇,不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的心志和信念。
脱颖(tuō yǐng)的意思:指人才脱离平庸、显露才智或才能。
外欠(wài qiàn)的意思:指对外借贷或外国人的债务。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乡来(xiāng lái)的意思:指人们从乡下来到城市或外地。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因依(yīn yī)的意思:因为依赖、依靠
铸错(zhù cuò)的意思:铸造错误,形容做事不慎重或出现差错。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族属(zú shǔ)的意思:指同一个族群、家族或血缘关系的人彼此之间的亲属关系。
不足道(bù zú dào)的意思:不值得一提或不重要
函牛鼎(hán niú dǐ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的内容丰富,意义深远。
阖闾城(hé lǘ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团体的势力、影响力极大,无人可敌。
这首诗《续铁炉步志寄平江太守》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深邃的笔触,表达了对社会风气、人才选拔与使用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惟虚不竞实,薄俗崇虚名”,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浮夸虚名盛行,而务实精神被忽视的现象。接着,“岂其乡来实,虚课今日成”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指出过去的真实价值在今天被虚名所取代。随后,“因依铁炉步,自昔闻题评”则以铁炉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进程和评价的标准,暗示了社会评价体系的变迁。
“橐籥废已久,百鍊馀晶晶”中的“橐籥”比喻人才选拔机制,暗示了这一机制的荒废,而“百鍊馀晶晶”则象征着潜在的人才依然存在。接下来,“大而函牛鼎,小而割鸡刃”通过大小不同的器具比喻,展现了人才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无论大小都能发挥其作用。
“刀也玉如泥,锥也囊脱颖”则以刀和锥的比喻,说明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需要恰当的方式,如同玉石需要精心雕琢才能展现其价值。然而,“箕裘既失绪,族属庸振领”指出传统技艺和家族传承的断裂,使得人才的发展失去了方向。
“区区欲就铸,水浒方接轸”表达了对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的担忧,担心人才如同等待铸造的金属,却在水边等待,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最后,“譬彼赵善战,奢抗狼虎秦”通过历史典故,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比作赵国对抗强秦,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括也读父书,言外欠发明”指出虽然有才华的人学习了前人的智慧,但未能充分发掘和创新,导致“奢死括驾赵,两眼空无人”。这反映了人才虽有潜力,但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问题。
“全提四十万,一窖埋长平”通过历史事件的引用,形象地描述了人才的浪费和损失,如同长平之战中数十万士兵的悲剧命运。最后,“括固不足道,谬甚用括者”强调了错误的人才使用方式比人才本身更值得批评。
“用名弗核实,铸错败良冶”总结了主题,指出仅仅追求名声而不考虑实际能力的用人方式,最终会导致人才的浪费和政策的失败。
“曩时阖闾城,呻吟满四野”通过历史背景的引入,展示了过去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痛苦。而“忽闻襦裤歌,一日变风雅”则预示了社会风气的转变,从苦难和哀叹转变为乐观和艺术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剖析,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进步、人才发展和历史变迁的独到见解,以及对正确价值观和人才使用方式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