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观 音 洞 宋 /秦 观 匹 马 骄 嘶 石 路 斜 ,观 音 洞 口 踏 烟 霞 。普 陀 风 景 差 相 似 ,只 欠 潮 音 小 白 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花(bái huā)的意思:形容徒劳无功、白费心机的事情。
潮音(cháo yīn)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如流水潺潺,如潮水涌动。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观音(guān yīn)的意思: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代表着慈悲和智慧。在成语中,观音常常指代善良、慈悲心肠的人。
匹马(pǐ mǎ)的意思:指两匹马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的意思。
普陀(pǔ tuó)的意思:指佛教普陀山,也可用来比喻佛教的道场或者佛教的圣地。
相似(xiāng sì)的意思:相似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或性质。
小白(xiǎo bái)的意思:指对某一事物或领域了解很少或完全不了解的人。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 注释
- 匹马:单独的一匹马。
骄嘶:大声嘶叫,显示出傲慢或得意。
石路:石头铺成的道路。
斜:倾斜的。
观音洞口:指观音菩萨的洞穴入口。
踏烟霞:行走于云雾缭绕的景色中。
普陀:指普陀山,著名的佛教圣地。
风景差相似:风景大致相仿。
祇欠:只缺少。
潮音:海浪的声音,这里可能象征观音的法音。
小白花:可能是形容某种白色的花朵,与潮音相呼应。
- 翻译
- 一匹马在倾斜的石路上骄傲地嘶鸣,
它来到观音洞口,踏着晨雾和晚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行图景。"匹马骄嘶石路斜",以马的嘶鸣声和崎岖的石路,展现了旅途的动态与艰辛,同时也透露出骑者豪放不羁的个性。"观音洞口踏烟霞",诗人笔下观音洞被烟霞环绕,增添了神秘与仙境般的色彩,仿佛在暗示着洞天福地的存在。
接下来,诗人将普陀山的风景与观音洞相提并论,认为两者景色相近,但"祇欠潮音小白花",意指普陀山虽然美丽,却缺少了观音洞特有的潮音以及可能象征圣洁的"小白花",这可能是对观音洞独特风貌的怀念或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观音洞的独特情感和对其美景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向往之情。秦观的文笔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烟霞缭绕的山间洞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苏武慢.咏陶元亮,同华商原
乞食何穷,为农已老,鸿鹄高飞千里。
盈掬黄花,一尊渌酒,烂醉南山画里。
乐天知命,乘化逍遥,那论贤愚五子。
自归来,谢却征书,耻作安刘园绮。
忆前人、百甓宜劳,八州建节,身傍浔阳开士。
细咏荆轲,长怀易水,此岂山林步履。
典午遗墟,中原沉陆,歌哭心迷悲喜。
托闲情,一赋非瑕,我有所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