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坐客赋席上牡丹酴醾海棠·其三》
《同坐客赋席上牡丹酴醾海棠·其三》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胭脂着雨弄馀妍,力挽春晖舞筵

谁道捲纱红映肉,杜陵正欲补遗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补遗(bǔ yí)的意思:补充、增加遗漏的事物或信息

春晖(chūn huī)的意思:春天的阳光。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舞筵(wǔ yán)的意思:指宴会上的舞会场所。

胭脂(yān zhī)的意思:形容女子擦在脸上的红色化妆品,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注释
胭脂:古代女子面部常用的红色化妆品。
馀妍:剩余的美丽,指女子的美貌。
春晖:春天的阳光,象征美好的时光。
舞筵:宴会或舞会上的场景。
捲纱红:卷起的纱帘后的红色,可能指女子的衣饰。
杜陵:古地名,这里借指诗人。
遗篇:未完成或失传的诗篇,此处指赞美这位女子的诗。
翻译
胭脂般的红颜在雨中显得更加娇艳,她努力地想要挽留春天的光辉,让它照耀在宴席上。
谁说卷起纱帘后的红色只是映衬肌肤,就像杜陵诗人想要补写赞美她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会图景。"胭脂着雨弄馀妍"中,"胭脂"指的是红色的胭脂霜,此处形容牡丹花在细雨中更显娇艳;"力挽春晖上舞筵"则写出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射下来的温暖与生机,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尽情享乐的氛围。

"谁道捲纱红映肉,杜陵正欲补遗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愿轻易放过的态度。"捲纱红映肉"可能是指牡丹花瓣的颜色与人的肌肤相比,显得更加鲜艳;而"杜陵正欲补遗篇"则是诗人李弥逊自称,表明他有意继续创作,补充前人作品中的不足。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再赋个侬·其六

经过声影自沉潜,何意金堂骤有嫌。

忍泪笑言终脉脉,低眉羞恨只厌厌。

情迷那唤江郎觉,酒政何堪石尉严。

私幸向来幽寂惯,锁窗应自耐拘钳。

(0)

个人·其十

窗白鸦啼又晓钟,幽欢光景易匆匆。

须防指袖飘香气,莫虑梳头减绣工。

眉鬓尚贪星下看,腰身宁耐午前慵。

情悰易被人猜料,只恐矜持愈不同。

(0)

个人·其五

怅恨清光不共游,眼波肌雪正宜秋。

桐花落处闻开锁,柿叶明时见倚楼。

几度扇回当面笑,可应灯照下帷羞。

无边妒恨憎情眼,行过帘前莫转头。

(0)

新岁竹枝词·其十二

盼得灯兴趁踏歌,县门无榜奈愁何。

可知巷陌萧条夜,成就欢期事转多。

(0)

新岁竹枝词·其九

莫怪河豚价不廉,桥南酬过五千钱。

谁知太宰归田日,只与屠沽意气鲜。

(0)

新岁竹枝词·其八

道北宾筵夕夕张,也呼朋社一猖狂。

怪来罗列珍羞甚,人日曾扳水部郎。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